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徐氏聚秀楼》
《题徐氏聚秀楼》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轮奂危危百尺楼,阑干徙倚豁双眸。

插天万仞黄山耸,绕郭千寻练水流。

风月不消钱可买,主宾须要味相投。

四时景物俱收敛,引得诗人竞唱酬。

(0)
翻译
高高的楼阁摇曳生姿,凭栏远眺视野开阔。
直插云霄的黄山高耸入天,环绕城郭的清澈流水绵延千丈。
清风明月无需金钱购买,宾主间唯有志趣相投才惬意。
四季景色尽收眼底,激发诗人竞相吟咏酬答。
注释
轮奂:形容楼阁华丽。
危危:高耸的样子。
阑干:栏杆。
徙倚:徘徊,倚靠。
豁:开阔。
插天:直插云霄。
万仞:极言山高。
郭:城墙。
千寻:极言水长。
练水:形容水质清澈如练。
风月:泛指自然美景。
钱可买:金钱可以换取。
主宾:主人和宾客。
味相投:志趣相合。
四时:四季。
景物:景色。
收敛:汇聚。
引:引发。
竞唱酬:争相吟诗应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阁,名为“聚秀楼”,它不仅是观赏风景的绝佳之地,也是文人雅士聚会吟咏的场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

“轮奂危危百尺楼”一句,描绘了楼阁高耸入云,轮廓险峻,如同悬于空中,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阑干徙倚豁双眸”则形容楼上的栏杆和窗棂精巧美观,如同细腻的眼睛一般。

“插天万仞黄山耸”一句,借用了黄山之名,形象地表达了楼阁与自然山川相辉映,高耸入云。“绕郭千寻练水流”则描绘了楼周围的景色,溪流蜿蜒如织网一般。

“风月不消钱可买,主宾须要味相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人雅士相聚时那份难得的和谐与默契。

最后,“四时景物俱收敛,引得诗人竞唱酬”则意味着无论是哪个季节,楼内外的美景总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他们纷纷吟咏,以诗篇酬答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聚秀楼及其周遭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文人雅士相聚共赏、吟诗作对的情景。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过苏州晓上人院

夏满律当清,无中景自生。

移松不避远,取石亦亲行。

经案离时少,绳床著处平。

若将林下比,应只欠泉声。

(0)

刘补阙西亭晚宴

虫声已尽菊花乾,共立松阴向晚寒。

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0)

春眺扬州西上岗寄徐员外

芜城西眺极苍流,漠漠春烟间曙楼。

瓜步早潮吞建业,蒜山晴雪照扬州。

隋家故事不能问,鹤在仙池期我游。

(0)

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

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

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

早赴王正月,挥毫记首年。

(0)

途中口号

邺城东北望陵台,珠翠繁华去不回。

无复新妆艳红粉,空馀故垄满青苔。

(0)

思越人·其二

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

想像玉人空处所,月明独上溪桥。

经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

一片风流伤心地,魂销目断西子。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