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九仙山中寄宿的夜晚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风流才子的怀念和自己隐逸生活的满足。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两句,开篇即提及南朝名士王羲之、谢灵运,以他们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形象,引出九仙山的寂寥和历史的长河。"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则是对历史上那些曾在此处留下足迹的人物进行描绘,既有豪华建筑,也有美丽景致,更有古人遗风,但都已成为过去,令人怀旧。
接着,“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写出诗人在山中安然入睡,香气浓郁的寝帐中,他的梦境与山岩相连,既表达了诗人的安适,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深刻体验。
最后,“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则是夜深时分,一位年迈的僧人唤醒了沉睡的游子,指引着山中的奇景——云峰缺口奔涌而下的冰清水流,既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对精神净化和心灵升华的追求。
总体来说,此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东风雪飞度清淮,淮边野梅撩乱开。
想君此时驻征骑,题诗折花思悠哉。
缄封千里到此地,桃杏芳意都未回。
岭头奇艳忽照眼,不待驿使传枝来。
清香满把愧佳赠,欲赋岂敢空衔杯。
腊近云容变,阳生日景添。
偶然回晚辔,相与坐晴檐。
水绿冰微泮,沙明雪尚沾。
弄襟风力薄,著履土膏粘。
惊鸟不成下,寒鱼犹在潜。
翠深荒岸竹,黄折败池蒹。
碍径藤梢曲,钩衣棘刺铦。
辞锋怜子淬,閒癖讵予砭。
自以清谈胜,宁非乐事兼。
春芳有近信,频此醉厌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