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
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
版筑有陈迹,歌吹舞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
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
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
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
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綵云没,湘浦绿池平。
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
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
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
版筑有陈迹,歌吹舞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
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
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
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
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綵云没,湘浦绿池平。
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
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成都举办的盛宴,宴会上有宾客前来,为主人弹奏古琴。琴声中先是《别鹤操》的哀伤,再转为《大梁吟》的豪迈。这两首曲子分别表达了对往昔离别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些音乐,抒发了对古代英雄、壮丽景观以及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大梁"在这里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公子曹植所作的《大梁吟》,这首诗表达了曹植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悲凉。诗中提到的"荒台对古城"、"版筑有陈迹"等景象,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引发人们对于过去繁华与现在荒凉的反思。
接下来,诗人赞颂了魏公子的英雄气概和他的文学才华,以及他所领导的三千秀士,如同璀璨满目的一片星辰。"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等句,显示了当时战争的激烈与英勇。
诗人随后转向历史上的几个关键事件:邯郸之战中赵国的救援,以及函谷之战中的秦军败退。这些历史片段都被融入诗中,用以表达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美。
然而,正当人们沉浸在这场盛宴与历史回忆之中,一位间谍突然到来打断了这份宁静,提醒着现实中的阴谋与斗争。尽管如此,诗人依旧表达了对英雄壮志的向往,以及对于忠信不渝之美德的赞扬。
最后,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万事皆空的感慨,只剩下汴水清澈,古国留下的孤零垒堑和荒废的城门。诗中描述了苍梧云雾之美,以及湘浦绿池平静的景象。
在诗的结尾部分,主人有意去东山游历,这场宴会即将结束。河洲的宿莽、夕阳的泪水,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他因而对这位公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慕,对这首歌行感到无比的赞赏与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一场宴会上的音乐和历史回忆,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抒发了对于英雄、忠信,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一自铜仙入洛来,天开草昧几云雷。
千年晋水飞龙起,午后周宫控鹤回。
山下玉环啼粉面,岭南金镜忆良才。
绣袍华帽开金统,真信人间有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