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学博弘聚北上》
《送杨学博弘聚北上》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结束征镳指帝京,眉山昆岫两峥嵘。

东方尽奏三千牍,上国高悬十五城。

正尔劻勷勤策士,莫将表饵当谈兵。

曲江旧侣知馀几,却喜君家有士衡。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送杨学博弘聚北上》。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北上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结束征镳指帝京”,点明了友人即将启程前往京城的背景,暗示了这次北上的重要性和目的。接着,“眉山昆岫两峥嵘”一句,以“眉山”和“昆岫”比喻友人的才华与志向,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东方尽奏三千牍”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友人在学问上的勤奋努力,仿佛他能写出三千篇著作,展现了友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上国高悬十五城”则以“十五城”象征京城的繁华与地位,暗示友人此行的重要性,以及对友人能在京城施展才华的期待。

“正尔劻勷勤策士,莫将表饵当谈兵”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治学态度的肯定,同时也提醒友人不要过于依赖表面的手段或策略,而应注重实际的军事知识和能力,体现了对友人全面发展的期望。

最后,“曲江旧侣知馀几,却喜君家有士衡”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过去同窗好友的怀念,也对友人家中有才智之士感到欣慰,流露出对友人家庭背景的赞赏和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殷切期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成长的关怀。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督学先生粹夫枉顾话旧偶成

杏园同作探花游,一隔云泥三十秋。

谁在桐江扶汉鼎,公亲琐闼侍宸旒。

明珠南海无遗憾,谏草先朝可尽收。

休叹颓波难复挽,直凭底柱屹中流。

(0)

残雨

残雨积空林,林间绝鸟吟。

水烟迷树晚,渔响落江深。

此路少人问,公家何处寻。

酒醒凭竹椅,漏转夜沉沉。

(0)

山家

三两人家倚碧岑,鹧鸪啼处落花深。

汲泉煮茗留僧语,种竹生林引凤吟。

缱绻关情禽对语,婆娑生意树交阴。

此中谁是陶弘景,为说经邦济世心。

(0)

哭侄廷㺬

昨夜西风急,庭前损桂枝。

伤心怜尔父,抱恨惜吾儿。

生死长年刖,音容没齿思。

轮回真是否,犹望采还时。

(0)

夏景述怀二首·其一

酷暑人间得思长,晓来先赐近臣汤。

宫中亦有求贤渴,一曲薰风意自凉。

(0)

送公巡抚福建

斧钺于今又向闽,大都杨柳正争春。

名家作宦知谁敌,为别留诗更有神。

此日清风应载路,百年芳誉更超伦。

流连莫怪频添烛,何日冰壶重可亲。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