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欲投何处,仙山不可窥。
欲寻吴许迹,默与绮园期。
裹饭随妻子,清秋问路歧。
神真有汲引,逸驾或容追。
更欲投何处,仙山不可窥。
欲寻吴许迹,默与绮园期。
裹饭随妻子,清秋问路歧。
神真有汲引,逸驾或容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山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中的无奈与挣扎。首句“更欲投何处”,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与不确定感。接着,“仙山不可窥”一句,既是对仙山神秘莫测的描绘,也暗含了对理想境界难以触及的感慨。
“欲寻吴许迹,默与绮园期”,诗人渴望追寻古代贤者的足迹,与美好的理想之地相约,体现了他对高尚人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默与绮园期”中的“默”字,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似乎永远无法跨越。
“裹饭随妻子,清秋问路歧”,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随家人迁徙的情景,面对着清冷的秋天,却不知何去何从,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实的无力感。这里的“路歧”不仅指实际的道路分岔,也象征着人生选择的多变与复杂。
最后,“神真有汲引,逸驾或容追”,诗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人的敬仰,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得到真正的引领,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汲引”意为汲取引导,表达了诗人对精神提升的渴望;“逸驾”则可能指的是轻松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挣扎。
竹隐种竹知几年,千竿万竿长拂天。
群飞不敢下栖止,常有清风凛凛然。
丹穴飞来两雏凤,凤来此竹为之重。
牙签玉轴带芸香,家藏万卷为渠用。
人间豚犬不足多,我来为作徐卿二子歌。
手传竹隐文章印,看取他日官职高嵯峨。
良木秀山泽,中林犹百年。
斲削应约绳,必资诸巧匠。
陶者输瓦甓,圬人施涂泥。
丝网及宝铃,丹漆塈塑绩。
罢精磨岁月,始克观厥成。
金钱与糗粮,所费如山积。
虽名有漏法,实为无量德。
庶俾凡睹闻,因缘得入道。
我昔礼大士,广厦馀千间。
何人持烈烟,一燎不存芥。
呜呼有施者,又有戕毁人。
良繇弗思维,纵我无明故。
今合檀施力,作新美踰初。
丁此时艰危,为众作依怙。
咨尔方来者,毋意隳前功。
增饬爱护之,当如捍头目。
使百千万亿,游戏依双林。
于龙华会中,永瞻微妙相。
峭峻钓龙石,飞亭压其端。
旷彻四无际,因之名达观。
扳云跻大庭,仙路何纡盘。
秋明澄远绿,晚霁凝新寒。
城郭烟火稠,水陆渔樵安。
偶暇按民俗,适游心意欢。
鸣弦俯清流,对酒环苍山。
重拂衣裾净,从带夕岚还。
举俗爱重九,秋至不须悲。
登临昔贤胜地,空愧主人谁。
滚滚长江不尽,叠叠青山无数,千载揖高姿。
况有贤宾客,同醉此佳时。坐间菊,青作袂,玉为肌。
香英泛酒,风流绝胜酌酴醾。
莫话龙山高会,只作东篱幽想,应有故人思。
北望江南路,回首暮云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