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木秀山泽,中林犹百年。
斲削应约绳,必资诸巧匠。
陶者输瓦甓,圬人施涂泥。
丝网及宝铃,丹漆塈塑绩。
罢精磨岁月,始克观厥成。
金钱与糗粮,所费如山积。
虽名有漏法,实为无量德。
庶俾凡睹闻,因缘得入道。
我昔礼大士,广厦馀千间。
何人持烈烟,一燎不存芥。
呜呼有施者,又有戕毁人。
良繇弗思维,纵我无明故。
今合檀施力,作新美踰初。
丁此时艰危,为众作依怙。
咨尔方来者,毋意隳前功。
增饬爱护之,当如捍头目。
使百千万亿,游戏依双林。
于龙华会中,永瞻微妙相。
良木秀山泽,中林犹百年。
斲削应约绳,必资诸巧匠。
陶者输瓦甓,圬人施涂泥。
丝网及宝铃,丹漆塈塑绩。
罢精磨岁月,始克观厥成。
金钱与糗粮,所费如山积。
虽名有漏法,实为无量德。
庶俾凡睹闻,因缘得入道。
我昔礼大士,广厦馀千间。
何人持烈烟,一燎不存芥。
呜呼有施者,又有戕毁人。
良繇弗思维,纵我无明故。
今合檀施力,作新美踰初。
丁此时艰危,为众作依怙。
咨尔方来者,毋意隳前功。
增饬爱护之,当如捍头目。
使百千万亿,游戏依双林。
于龙华会中,永瞻微妙相。
这首宋朝潘良贵的偈诗,以木材建筑为主题,寓言深刻。首句“良木秀山泽”描绘出优质木材生长于山川之间,象征着美德或才华的显现。接下来通过“斲削应约绳,必资诸巧匠”,赞美工匠们的技艺和贡献,暗示世间万物皆需精心雕琢。
诗人进一步列举了瓦甓、涂泥、丝网、宝铃等细节,展示了各种工艺的繁复,以及制作过程中的艰辛,“罢精磨岁月,始克观厥成”强调了耐心和时间的重要性。随后,诗人指出这些工程耗费巨大,但其价值在于“虽名有漏法,实为无量德”,即看似消耗,实则带来深远的功德。
诗中提到“我昔礼大士,广厦馀千间”,表达了对大德者的敬仰,同时也揭示了世间事物易损易逝的一面。“何人持烈烟,一燎不存芥”警示人们勿因一时冲动而破坏,强调思考和智慧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倡导檀施之力,重修建筑,以应对时势艰难,为大众提供庇护,并告诫后来者要珍惜并维护这一成果,视之如生命般重要。
整首诗以建筑比喻修行,借物说理,寓教于乐,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已开山馆待抽簪,更要岩泉欲洗心。
常被松声迷细韵,急流花片落高岑。
便疏浅濑穿莎径,始有清光映竹林。
何日煎茶酝香酒,沙边同听暝猿吟。
梁王籍宠就东藩,还召邹枚坐兔园。
今日好论天下事,昔年同受主人恩。
石头城下春潮满,金柅亭边绿树繁。
唯有音书慰离别,一杯相送别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