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俗爱重九,秋至不须悲。
登临昔贤胜地,空愧主人谁。
滚滚长江不尽,叠叠青山无数,千载揖高姿。
况有贤宾客,同醉此佳时。坐间菊,青作袂,玉为肌。
香英泛酒,风流绝胜酌酴醾。
莫话龙山高会,只作东篱幽想,应有故人思。
北望江南路,回首暮云披。
举俗爱重九,秋至不须悲。
登临昔贤胜地,空愧主人谁。
滚滚长江不尽,叠叠青山无数,千载揖高姿。
况有贤宾客,同醉此佳时。坐间菊,青作袂,玉为肌。
香英泛酒,风流绝胜酌酴醾。
莫话龙山高会,只作东篱幽想,应有故人思。
北望江南路,回首暮云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管鉴的《水调歌头·其六》夷陵九日,表达了对重阳节登高怀古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首句"举俗爱重九"点出重阳节的习俗,接着"秋至不须悲"传递出诗人对秋天的豁达态度,即使秋意浓重,也不必过于伤感。
"登临昔贤胜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追忆前贤的足迹,而"空愧主人谁"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与先贤比肩的自谦。接下来,诗人以长江和青山为背景,感叹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千载揖高姿"表达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敬仰。
"况有贤宾客,同醉此佳时"转而聚焦眼前,与朋友共度佳节,饮酒赏菊,气氛热烈。"坐间菊,青作袂,玉为肌"运用比喻,生动描绘了菊花的美丽,"香英泛酒"则写出饮酒赏花的惬意。
"莫话龙山高会,只作东篱幽想"暗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诗人不愿过多提及往昔的盛会,更愿沉浸在东篱采菊的宁静之中,寄托对故人的思念。最后,"北望江南路,回首暮云披"以景结情,诗人遥望远方,心中充满对江南亲友的思念,同时回首当日,夕阳映照,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重阳节的氛围中融入了怀古、友情和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何处笛?
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空余枕泪独伤心。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
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