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策升廷,著书盈箧,读壮学十年旧稿,丛残尚炯然有光,喜与公夙附同宗,杵臼订深交,当时赋诵锵金,振起风骚轹颜谢;
叫阍衔愤,钩党遭殃,咏客窗一卷新诗,顽固亦潸焉下泪,幸桓郁能恢家学,蓼莪郁余痛,异日业传肯构,主张天演驾边康。
发策升廷,著书盈箧,读壮学十年旧稿,丛残尚炯然有光,喜与公夙附同宗,杵臼订深交,当时赋诵锵金,振起风骚轹颜谢;
叫阍衔愤,钩党遭殃,咏客窗一卷新诗,顽固亦潸焉下泪,幸桓郁能恢家学,蓼莪郁余痛,异日业传肯构,主张天演驾边康。
此挽联以深情悼念孙国桢先生,不仅展现了孙雄与孙国桢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蕴含了对孙国桢学术成就的高度评价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上联“发策升廷,著书盈箧”赞颂孙国桢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他不仅在朝廷中有所作为,著作丰富,显示出其深厚的学问底蕴。“读壮学十年旧稿,丛残尚炯然有光”进一步强调了孙国桢学术研究的持久性和影响力,即使是他早年的作品,依然光芒四射,令人敬仰。
下联“叫阍衔愤,钩党遭殃”则描绘了孙国桢因政治原因遭受的不公待遇,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哀悼。尽管遭遇不幸,孙国桢仍能创作出“咏客窗一卷新诗”,显示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才华。“顽固亦潸焉下泪”更是将孙国桢的悲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幸桓郁能恢家学,蓼莪郁余痛”表达了对孙国桢家学传承的期待和对他的怀念之情。“异日业传肯构,主张天演驾边康”则寄托了对孙国桢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能够流传后世的希望,以及对他为社会进步所作贡献的认可。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孙国桢生前的辉煌成就与身后遭遇的不幸,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后世学者的激励,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知识力量的尊崇。
山川惨澹作秋霖,云物徘徊结夕阴。
手版向人惭老大,肩舆出郭当登临。
二年雪濑饶羁思,万里冰河歇壮心。
却羡喧呼楼上客,隔帘红烛醉更深。
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
断云依钓浦,细雨压炊烟。
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
霜天日易晚,钟鼓隔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