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浸愁,凉思警醉,衰杨恰似眉弯。
病起秋深,云烟一倍清孱。
凭栏冉冉斜阳下,有断魂、分付湖山。
乍超然、精爽飞扬,不似人间。
蓬莱清浅今何许,但歌残黄竹,信杳青鸾。
为问逋仙,孤山谁伴荒寒。
苧萝村下相逢地,想月娥、依约婵娟。
又高城、鼓角声催,策马孤还。
落叶浸愁,凉思警醉,衰杨恰似眉弯。
病起秋深,云烟一倍清孱。
凭栏冉冉斜阳下,有断魂、分付湖山。
乍超然、精爽飞扬,不似人间。
蓬莱清浅今何许,但歌残黄竹,信杳青鸾。
为问逋仙,孤山谁伴荒寒。
苧萝村下相逢地,想月娥、依约婵娟。
又高城、鼓角声催,策马孤还。
这首词以落叶、凉意和衰杨为引子,描绘了深秋病后的心境。"落叶浸愁,凉思警醉",寓情于景,愁绪如落叶般沉甸甸,凉意则如清醒剂,触动内心深处的哀愁。"衰杨恰似眉弯",以杨柳比喻女子的愁眉,形象生动。
"病起秋深,云烟一倍清孱",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清,病后的诗人更加敏感,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更为深切。倚栏远眺,夕阳西下,"断魂"之情交付给湖光山色,显示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思绪。
上片末尾,词人的情感升华,"精爽飞扬",仿佛脱离尘世,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然而,下片转入对仙境的追寻和对友人的怀念,"蓬莱清浅今何许",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现实的落寞。
"苎萝村下相逢地,想月娥、依约婵娟",回忆与故人的相遇之地,想象月宫中的嫦娥,寄托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结尾处,"高城鼓角声催,策马孤还",再次回到现实,鼓角声声催促,孤独地踏上归途,情绪悲凉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高阳台·西湖》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怀旧,展现了文廷式在清秋时节的内心世界,既有超然的意境,又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