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蛮滩》
《乌蛮滩》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洪波积浩荡,巨石何峥嵘。

猊虎相攫拿,角立俱狰狞。

雄为蛟龙翻,汹作风雨声。

溅沬为阴霏,白日生晦冥。

造化亦何意,创此险不平。

谁触巨灵怒,倒捲天河倾。

艰危客意阻,摧颓壮心惊。

伏波有遗烈,吾行当乞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蛮滩的壮丽景象与险峻地貌,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与感慨。

首句“洪波积浩荡”,以“洪波”形容江水的广阔与汹涌,“浩荡”则强调其无边无际的气势,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磅礴的自然氛围。接着“巨石何峥嵘”,将视线转向岸边的巨石,用“峥嵘”一词描绘其高耸险峻的姿态,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另一面——既壮美又险恶。

“猊虎相攫拿,角立俱狰狞”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巨石比作威猛的狻猊(一种传说中的猛兽)和老虎,它们“角立”而“狰狞”,形象地描绘出巨石的形态与气势,同时也暗喻着自然界的原始力量与野性。

接下来的“雄为蛟龙翻,汹作风雨声”,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动态感,蛟龙在水中翻腾,激起的浪花与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之震动。这不仅描绘了水面上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与力量的循环与斗争。

“溅沬为阴霏,白日生晦冥”则是对水花四溅、云雾缭绕的景象的描述,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芒与弥漫的雾气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明亮的世界变得晦暗不明,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造化亦何意,创此险不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创造之神奇与复杂性的赞叹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危险与挑战的感慨。

“谁触巨灵怒,倒捲天河倾”一句,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似乎有一种超乎人力的力量在操纵着这一切,这种力量既令人敬畏,也让人感到一丝恐惧。

最后,“艰危客意阻,摧颓壮心惊”直接点明了面对如此险境时人的心理状态,无论是旅行者还是探险者,都会被这种自然的威力所震慑,内心充满不安与敬畏。

“伏波有遗烈,吾行当乞灵”则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伏波将军为例,表达了一种寻求庇护、希望得到神灵保佑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蛮滩这一特定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险恶,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复杂情感与思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艺术效果。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广信南山寺宴集和周行之韵

栖栖事行役,四牡各西东。

此日双旌合,他乡一醉同。

登临寻古寺,摇落感秋风。

白雁怀江馆,朱幡下渚宫。

山容浮紫翠,林影乱青红。

报国心常切,怀人话未穷。

几时林下路,杖屦会从公。

(0)

冬日

寂寞江干深寄迹,一巢无计拙于鸠。

履如东郭笑何病,赋似长卿贫不忧。

白景驱愁催短发,归鸿衔梦下寒流。

何时小筑菟裘地,著在苍山碧水头。

(0)

寄冯其立

不惜舟车万里身,白头潦倒转风尘。

使君两度论宾主,幕府三年历粤秦。

岭表开樽应尽醉,岩疆得句几回新。

题书满眼秋风飒,岁晚梅边忆故人。

(0)

东溪港

十二街头迹已赊,草堂低占白鸥沙。

武陵此去无多路,瀼水西来第几家。

野岸绿芜飞燕子,汀洲红雨落桃花。

沧浪不洗尘埃耳,只许渔郎泊钓槎。

(0)

来季方还萧山

仿佛经过三十秋,年年盼望越来舟。

几番夜雨曾联榻,何处青山不共游。

往事茫茫浑是梦,故人落落总堪秋。

老来转觉难离别,欲去还期十日留。

(0)

用韫学士待命长山许枉泲园诗以奉迟

系节曾同雪夜欢,别来翻觉会时难。

愁随南陌暮云远,梦落东风春雨寒。

病里书从前夕寄,酒边花是异乡看。

即今圣代思公等,一为苍生起谢安。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