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鲍鸾书自歙渡江问业于蒙陋愧其意赠以诗》
《鲍鸾书自歙渡江问业于蒙陋愧其意赠以诗》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我如山径断行轩,拥肿枝柯大树存。

节目何由能待问,青黄久已谢为樽。

披榛客自非流俗,岐路谁当见道原。

共对小庭芳草积,林风吹晚更无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来访者在一片荒芜庭院中相遇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互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交流与哲理思考。

首联“我如山径断行轩,拥肿枝柯大树存”,诗人自比为断行的山径,比喻自己如同被岁月侵蚀的路径,而“拥肿枝柯大树存”则象征着尽管环境艰难,但依然有大树坚韧地生长,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与坚持。

颔联“节目何由能待问,青黄久已谢为樽”,“节目”指树木的年轮,此处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青黄久已谢为樽”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的对话可能无法触及到生命本质的深度。

颈联“披榛客自非流俗,岐路谁当见道原”,“披榛”意味着清除障碍,这里的“榛”可以理解为杂乱无章的事物或困难,“非流俗”则表明来访者不随波逐流,具有独特见解。“岐路”指的是岔路口,象征选择与决策,“见道原”则是洞察事物的本质与真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来访者的高度评价,认为对方能够超越世俗,洞察事物的核心。

尾联“共对小庭芳草积,林风吹晚更无言”,“共对小庭芳草积”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两人在小庭院中面对繁茂的芳草,共同感受自然的美好。“林风吹晚更无言”则是在傍晚时分,林间的微风轻轻吹过,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两人却相对无言,或许是因为情感的深刻交流已经无需言语表达,或者是对彼此的理解与尊重达到了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超越表面交流的深层次情感连接,以及对生命、时间、真理等哲学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明月篇赠章子向

商飙拂绛河,圆月溢金波。

澄阴斜映桐池近,爽气遥连桂渚多。

穿栊窥帐虚尘净,鉴帷照牖芳香冷。

玩赏何人倚画栏,瑶华翠羽流空影。

含情抱琴为调弦,弦中新曲重堪怜。

不见嫦娥空岁岁,漫思湘女自年年。

天上人间秋浩浩,此时此景谁家好。

陈王园内咏初成,庾令楼中醉欲倒。

松醪椒醑满金杯,嘉客良朋逐夜来。

当筵光彩聊供览,不须催驾上瑶台。

(0)

南窗

南窗不受北风寒,笔砚供吟对景安。

最喜手扳檐外竹,雪中尤胜作花看。

(0)

题顾宏中画韩熙载夜宴图

熙载真名士,风流追谢安。

每留宾客饮,歌舞杂相欢。

却有丹青士,灯前密细看。谁知筵上景?

明日到金銮。

(0)

子陵钓图

东都热官手可炙,吴侬面似秋江色。

平生落拓一羊裘,七叶貂蝉不堪易。

功臣尽在云台中,丹青化作灰尘空。

先生遗貌乃在此,钓竿尚袅桐江风。

悠悠世事江云白,过眼轻帆自朝夕。

人间万古仰孤风,天上有星犹是客。

(0)

山中云

空山有白云,雅与高人约。

卷舒本何心,乃似悦遐瞩。

色幽淡山翠,意远度溪绿。

日暮久徘徊,前村雨应落。

(0)

范增墓

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笑火咸阳。

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