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评梅》
《评梅》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月旦花前岂乏人,风霜齿颊带阳春。

江南野史馀芳论,绝世清如古逸民。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明本所作的《评梅》诗,以梅花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赞美与追求。

首句“月旦花前岂乏人”,以月旦花前的场景起笔,暗含对梅花独处月下、花前的孤独与高雅之感。这里的“月旦”并非实指时间,而是借用了“月旦评”的典故,意在强调梅花虽处孤寂,却非无才之人,暗喻梅花虽处逆境,却依然保持其高洁品质。

次句“风霜齿颊带阳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严寒风霜中仍能保持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这里的“阳春”不仅指温暖的春天,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通过“风霜”与“阳春”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两句“江南野史馀芳论,绝世清如古逸民”,将梅花与古代隐士相提并论,赞美梅花如同古代隐逸之士一般,远离尘嚣,保持着超凡脱俗的品质。这里的“江南野史”指的是古代江南地区的文史记载,而“馀芳论”则暗示了梅花的香气和品格能够流传千古,如同古代隐士的智慧与风骨一样,被后人传颂。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界的美丽与坚韧,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和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枯鱼过河泣·其二

枯鱼过河泣,劝鱼且莫泣,劝鱼且莫悲。

若能一滴水,扬鬣还天池。

(0)

七阳

白霓远近启山堂,欲濯尘氛净上方。

江浪到天应浸日,琼花著地不闻香。

千峰倒影入寒瓣,万屋平漫汎夕阳。

借问年华真个晚,细看春色动遐荒。

(0)

二冬

笑抱閒情自一峰,东亭何处见春容。

相期深谷惟明月,不畏寒岩共老松。

带瞑坐醒初夜梦,倚空愁破五更钟。

生来傲骨惭烟火,半落溪桥溅短筇。

(0)

题董玄宰画

深山数间屋,沿溪别路通。

四望云烟合,移茅思欲穷。

(0)

中秋病起与诸子玩月二首·其二

百年几度共中秋,回首悲欢付海鸥。

蟾桂不停乌鹊影,川原高举白云头。

寒空远鉴千峰衲,暖席横吹万户侯。

莫倚清贫傲当世,一般晴霁入双眸。

(0)

九日病起登双镜楼二首·其一

重阳再见此登临,久病翻怜少壮心。

黄叶已寻幽涧落,白云犹闭独峰深。

多餐篱菊宁辞老,细看茱萸又到今。

寂寞湖山窗里尽,秋风高顶几成吟。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