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屡起声驱雷,浓霜不许晨晖开。
天高地远橐籥动,凝然一气从中来。
坤灵至静体坚厚,大罅忽裂如剪裁。
河流迅疾猛如箭,一朝水合铺琼瑰。
山川色势尚惨沮,安恨草木遭衰摧。
群阴交盛固如此,均被和煦何时哉。
传闻西徼有积雪,平地数尺光皑皑。
贼兵夜冻多死者,万众已望穹庐回。
朔风屡起声驱雷,浓霜不许晨晖开。
天高地远橐籥动,凝然一气从中来。
坤灵至静体坚厚,大罅忽裂如剪裁。
河流迅疾猛如箭,一朝水合铺琼瑰。
山川色势尚惨沮,安恨草木遭衰摧。
群阴交盛固如此,均被和煦何时哉。
传闻西徼有积雪,平地数尺光皑皑。
贼兵夜冻多死者,万众已望穹庐回。
这首诗《苦寒》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描绘了严冬时节的寒冷景象与自然界的反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力量与美感。
首句“朔风屡起声驱雷”,以凛冽的北风起始,形象地描绘了风声如同驱赶雷鸣,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寒意。接着,“浓霜不许晨晖开”一句,通过霜冻阻隔阳光,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压抑。
“天高地远橐籥动,凝然一气从中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天地间的寒冷气息比作流动的橐籥之气,从内部涌出,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深邃感。
“坤灵至静体坚厚,大罅忽裂如剪裁”描绘了大地的静谧与坚固,以及突然间裂缝的形成,仿佛是大自然自我调整的表现,充满了神秘与力量。
“河流迅疾猛如箭,一朝水合铺琼瑰”通过快速流动的河水与冰面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寒冷环境下的生命状态。
“山川色势尚惨沮,安恨草木遭衰摧”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在严寒中的坚韧与适应,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同情。
“群阴交盛固如此,均被和煦何时哉”则表达了对自然循环规律的思考,以及对温暖回归的期待。
最后,“传闻西徼有积雪,平地数尺光皑皑。贼兵夜冻多死者,万众已望穹庐回”几句,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壮观,还融入了历史背景,反映了战争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