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平头矣。傍青灯、摩挲病眼,废书而起。
就使刘郎窥宓枕,也似看花雾里。
是谁把、轻冰琢洗。
醉缬狂花收拾净,剪双瞳、还我秋江水。
犹自有,少年意。抄书试写桃花纸。
笑依然、丹黄满目,短檠身世。
加上一重殊不恶,包老灯笼逊此。
便从此、目虾相倚。
牙仗须梳同检点,更美人、赠我荷囊紫。
同系在,吴襟底。
五十平头矣。傍青灯、摩挲病眼,废书而起。
就使刘郎窥宓枕,也似看花雾里。
是谁把、轻冰琢洗。
醉缬狂花收拾净,剪双瞳、还我秋江水。
犹自有,少年意。抄书试写桃花纸。
笑依然、丹黄满目,短檠身世。
加上一重殊不恶,包老灯笼逊此。
便从此、目虾相倚。
牙仗须梳同检点,更美人、赠我荷囊紫。
同系在,吴襟底。
这首词以个人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步入老年后的感慨与心境变化。"五十平头矣"直接点出诗人已届中年,面对青灯,抚摩病眼,感叹岁月流逝,不再如年轻时沉迷于读书。"刘郎窥宓枕"引用典故,暗示即使视力衰退,看东西如雾中观花,但仍有人将世界打磨得清晰如秋江水,保留着少年般的敏锐。
接下来,诗人提到醉缬狂花被洗净,象征生活中的纷扰被去除,只剩下内心的宁静。"醉缬"和"狂花"代表世俗的繁华,"收拾净"则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剪双瞳、还我秋江水"进一步强调恢复了清澈的视觉体验。
下半部分,诗人借抄写桃花纸,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知识的热爱,尽管视力减退,但内心的热情未减。"丹黄满目"形容书籍繁多,"短檠身世"则寓含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他发现,即使视力不佳,阅读的乐趣仍在,甚至觉得老眼昏花也有其独特的美,比灯笼还要明亮。
最后,诗人以"目虾相倚"自嘲,表示虽然视力受限,但生活态度依然积极,美人赠送荷囊紫色,象征着友情和关爱,这些都系在衣襟之下,成为生活中的温馨陪伴。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眼镜这一日常物品,展现了作者从老年视角看待生活的独特感悟,既有对青春的怀念,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