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闻国芗,珍木秀岩谷。
高标蕙兰枝,妙辑沈麝酷。
叶叶秋声中,霏霏早英蔌。
介特有如松,繁华岂惭菊。
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
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
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谱录。
卉裳未可更,鲍肆或争逐。
乱插琉璃瓶,于斯殊不俗。
何处闻国芗,珍木秀岩谷。
高标蕙兰枝,妙辑沈麝酷。
叶叶秋声中,霏霏早英蔌。
介特有如松,繁华岂惭菊。
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
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
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谱录。
卉裳未可更,鲍肆或争逐。
乱插琉璃瓶,于斯殊不俗。
这首宋朝苏籀的《木樨花一首》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木樨花的高洁与芬芳。"何处闻国芗"开篇,暗示木樨花香气四溢,如同国家的馨香。接下来,诗人将木樨花比作蕙兰和沉麝,强调其香气的优雅与独特。"叶叶秋声中",通过秋风中的叶片声,烘托出花香在秋日里的清新。
"介特有如松,繁华岂惭菊",木樨花的坚韧与菊花的繁华并提,展现了其既独立又繁盛的特点。"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木樨花的馥郁气息弥漫整个庭院,连衣襟都被浸染,形象生动。"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写出人们对花的喜爱,轻轻采摘,满手皆是。
"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谱录",诗人引用典故,将木樨花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美好意象相联,增加了其文化内涵。"卉裳未可更,鲍肆或争逐",暗示木樨花的珍贵,即使在市场中也可能被争相购买。最后,"乱插琉璃瓶,于斯殊不俗",以琉璃瓶插花的场景收尾,赞美木樨花即使在平凡处也能保持其高雅格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木樨花的细致描绘和象征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七月十八日,潮头何壮哉。
平驱银海立,忽卷雪山来。
汹汹喷晴雪,殷殷动远雷。
千艘催簸荡,万弩屈喧豗。
笑缓枚生发,争先伍相才。
老人惊未睹,尊酒喜重开。
飞瀑庐山破,奔流砥柱摧。
乾坤此三绝,欲返重徘徊。
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
面面芙蓉镜,层层薜荔冠。
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
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
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
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
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
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
莲社老僧随幻去,蓉城学士也难寻。
三毗尼地无生死,一刹那间有古今。
不向空王抛世法,却从初地寄乡心。
法堂总自巍峨在,还有茱萸探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