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虽共得,弱植本难工。
小结藤兼竹,无妨雨复风。
细香通静后,微月覆轩东。
未少匡扶力,花开不任功。
青春虽共得,弱植本难工。
小结藤兼竹,无妨雨复风。
细香通静后,微月覆轩东。
未少匡扶力,花开不任功。
这首诗描绘了花架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状态与特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命力与自然之美。
首先,“青春虽共得,弱植本难工”两句,诗人以“青春”比喻花架的生长阶段,同时指出其“弱植”,即生长条件并不优越,暗示了花架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努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花架在不利条件下仍能生长的顽强精神。
接着,“小结藤兼竹,无妨雨复风”描绘了花架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藤蔓与竹子的生长交织在一起,即使遭遇风雨,也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这不仅表现了花架的适应能力,也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光彩。
“细香通静后,微月覆轩东”则转向对花架内在品质的赞美。在宁静的夜晚,花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月光轻柔地洒在花架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这里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突出了花架的优雅与和谐之美。
最后,“未少匡扶力,花开不任功”表达了花架虽然没有直接的力量去扶持他人,但其盛开的花朵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对花架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中看似微小却充满力量的生命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花架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生长过程中的坚韧与美丽,更蕴含了对生命力量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
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
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
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
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却暑但挥蝉雀扇,登高请进蒲桃杖。
向西山、指点夏云生,多奇状。
宵来风槭槭,清明候、做出凤城春。
正绮陌喧阗,尘沙扑面,羽书杂遝,薄领劳人。
关情处,故园调杏酪,上冢碾香轮。
榆荚影边,酒旗何处,山桃村里,金勒如云。
蹉跎时序改,流莺唤几度,怅望斜曛。
空听稠饧卖罢,新燕声频。
看秋千院落,双垂綵索,梨花雨夜,深闭重门。
曾否丽人水畔,鸟啄红巾。
云开瑶阙,月满星桥,人如碧汉浮槎。
燕市东风软,香尘里、调笑夜气偏佳。
喜看春色来邻国,朝来报、鹊噪檐牙。
灯光映、亭亭绿萼,养成画阁仙葩。
遥知绣帘深处,正流苏婉转,低傍窗纱。
六代歌弦,五陵游骑、妆点一片妍华。
九枝青玉欢相照,辚辚听、车碾平沙。
好趁此、团圞时节,领取上苑莺花。
市楼十里香尘满。金波涌,东风软。
璇霄弛禁,银花争绚。陌上疑寒疑暖。
列酺宴、三殿鱼龙,沸春城、九天弦管。
是处游缰堪绾。钿车轻、佩声人面。
红灯华发,绿樽良夜,莫负深杯频劝。
看年少、衣马纵横,任消磨、酒旗歌板。
王郎雅擅丹青笔。冰纨小,经营极。
碧云裁叶,珊瑚镂翼。图出无边春色。
风微度、蝶粉初匀,雨新晴、蕊痕犹湿。
渲染黄徐堪敌。把江南、歘移河北。皎欺秋月。
香生怀袖,胜赏忻同晨夕。
伴挥麈、小阮风流,乍妆成、草堂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