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
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
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
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
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却暑但挥蝉雀扇,登高请进蒲桃杖。
向西山、指点夏云生,多奇状。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
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
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
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
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却暑但挥蝉雀扇,登高请进蒲桃杖。
向西山、指点夏云生,多奇状。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景象和归乡后的田园乐趣。"梅雨廉纤"写出了雨丝细腻,"小池微涨"则显出水面上的轻盈波动。词人换下远行的征衫,感到家乡安然无恙,心情愉悦。"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通过绿竹与黄鹂的生动画面,展现出宁静的乡村风光。
接着,词人描述了农人们在傍晚升起炊烟,唱着农歌,田间劳作完毕后互相馈赠食物的温馨场景。"报有客,扁舟漾"暗示了友人的来访,一同饮酒唱歌,"兰亭唱"暗指聚会的雅兴。他们虽然只是相对畅饮,但情感深厚,甚至愿意倾尽家酿。
"却暑"两句,词人以挥扇驱热和登高赏景的动作,表达了消暑的乐趣,"蒲桃杖"则寓意着夏日的清凉。最后,他指向西山,惊叹于夏日云彩的奇特形状,流露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田园生活,以及词人归乡后的闲适与喜悦,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崔巍帐殿郁兰坡,星拱周遭万幕罗。
岂限幅员分内外,亦陈斥堠不谯呵。
绎思厥度期无斁,到处其居庆有那。
视膳寝门欣一例,敕几午夜协中和。
扫除扎萨咸惟谨,警跸金吾底用多。
长白吉林佳气绕,敢忘天作烈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