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泖塔佛院》
《宿泖塔佛院》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

面面芙蓉镜,层层薜荔冠。

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

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

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

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

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

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泖塔佛院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首联“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强调了佛院虽小,却能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暗示了心灵的开阔与宁静。接下来的“面面芙蓉镜,层层薜荔冠”两句,运用比喻,将四周的景物比作镜子与冠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佛院环境的清幽与庄严。

“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描绘了湖水的碧绿与山峰的红艳,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则通过声音的交织,进一步渲染了夜晚佛院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脱世俗的平和之中。

“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两句,以“龙藏”与“蜃楼”为喻,表达了对佛教经典的敬畏与对僧侣修行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佛法深奥难解,需要长期的修行与领悟。

“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则是诗人自述,以“醉”字形容内心的满足与喜悦,同时以“法喜”来表达对佛法的深深喜爱与追求。“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则描绘了诗人休息时的状态,通过“倦”与“闲”的对比,体现了他对佛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最后,“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佛院,但仍保持着谦逊与低调的态度,不愿以高官自居,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院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切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章献明肃皇太后挽辞二首·其一

一纪禆鸿化,千龄从列仙。

至仁高协帝,厚德远参乾。

验寡亲尝药,恩深欲报天。

为殚臣庶泪,朝雨助潸然。

(0)

寒食开园

名园民喜及时开,聊慰群心共一杯。

美酒众忘深巷陌,好花生值恶风埃。

游人尽陟春台去,尺雨宜苏旱岁来。

病守当筵谁会得,不听钟鼓只听雷。

(0)

同赏牡丹

国艳孤高岂自媒,寒乡加力试栽培。

当时尚昧随和贵,今日真逢左魏开。

名品已先推洛谱,梦魂唯恐失阳台。

花王亲视风骚将,中的方应赏巨杯。

(0)

清明会压沙寺

时节清明府事閒,压沙高会敞禅关。

妓歌沈席摧莺舌,花影摇樽衒粉颜。

春色满添膏泽后,人心和入醉游间。

坐中尤觉风来好,白雪飞香混博山。

(0)

送卿师上人

区区京毂几经春,不退方能运法轮。

欲举筌蹄皆自达,纵罗寒暑岂吾辛。

大千虽纳宁多施,一切谁名得度人。

我已心中了无物,重烦师说究微尘。

(0)

枢廷对竹

一纪前曾对此君,依然轩槛喜重亲。

丹心自觉同高节,青眼相看似故人。

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尚精神。

枢廷岂是琴樽伴,会约幽居称幅巾。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