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
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
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
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
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
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
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
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
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
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
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
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
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
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
这首挽诗《两舅氏挽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两位舅舅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逝者的缅怀。
首联“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开篇即赞美两位舅舅虽不显赫于世,却如同人间的瑰宝,品德高尚,令人敬仰。接着“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描绘了舅舅们虽年岁渐长,但心性高洁,与世俗不同,他们共同享受着与家人的欢聚时光。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则表达了舅舅们在科举道路上或许未能如愿,但他们对诗书的热爱却更加浓厚,从中找到了新的乐趣。舅舅们谈论的话题“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显示出他们在智慧与学识上的交流,彼此间的对话充满智慧与神韵。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描绘了舅舅们的生活简朴而宁静,他们喜欢在家中小酌,享受自酿的美酒,与世无争。接下来“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舅舅们的友情长久且充满生机,即使岁月流逝,他们的友谊依旧如春日般生机勃勃。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赞扬舅舅们长寿,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然而,“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两句则透露出对舅舅去世的哀痛之情,仿佛是梦境中的遗憾,华美的居所如今只剩愁容。
最后,“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以舅舅的白发比喻甥孙的年老,山空则暗示舅舅的离世,骨已成尘,表达了甥孙对舅舅去世的深切哀悼。“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回忆起去年在松树下为舅舅祭奠的情景,言语间充满了对舅舅的思念与哀痛。
整首挽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舅舅生前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逝去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舅舅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慨。
湘寺闲居亦半年,就中昨夜好潸然。
人归远岫疏钟后,雪打高杉古屋前。
投足正逢他国乱,冥心未解祖师禅。
炉烟向冷孤灯下,唯有寒吟到曙天。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烟霞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
奥学群英伏,多才万乘钦。
秩参金殿峻,步历紫微深。
顾闻承中旨,丝纶演帝心。
褒雄饶义路,贾马避词林。
下直无他事,开门对远岑。
轩窗来晚吹,池沼歇秋霖。
藓点生棋石,茶烟过竹阴。
希夷元已达,躁竞岂能侵。
羽客闲陪饮,诗人伴静吟。
自渐为滞物,多幸辱虚襟。
此日重遭遇,心期出陆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