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两舅氏挽诗》
《两舅氏挽诗》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

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

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

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

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

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

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

(0)
鉴赏

这首挽诗《两舅氏挽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两位舅舅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逝者的缅怀。

首联“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开篇即赞美两位舅舅虽不显赫于世,却如同人间的瑰宝,品德高尚,令人敬仰。接着“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描绘了舅舅们虽年岁渐长,但心性高洁,与世俗不同,他们共同享受着与家人的欢聚时光。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则表达了舅舅们在科举道路上或许未能如愿,但他们对诗书的热爱却更加浓厚,从中找到了新的乐趣。舅舅们谈论的话题“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显示出他们在智慧与学识上的交流,彼此间的对话充满智慧与神韵。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描绘了舅舅们的生活简朴而宁静,他们喜欢在家中小酌,享受自酿的美酒,与世无争。接下来“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舅舅们的友情长久且充满生机,即使岁月流逝,他们的友谊依旧如春日般生机勃勃。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赞扬舅舅们长寿,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然而,“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两句则透露出对舅舅去世的哀痛之情,仿佛是梦境中的遗憾,华美的居所如今只剩愁容。

最后,“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以舅舅的白发比喻甥孙的年老,山空则暗示舅舅的离世,骨已成尘,表达了甥孙对舅舅去世的深切哀悼。“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回忆起去年在松树下为舅舅祭奠的情景,言语间充满了对舅舅的思念与哀痛。

整首挽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舅舅生前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逝去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舅舅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寺居陆处士相访感怀却寄二三友人

湘寺闲居亦半年,就中昨夜好潸然。

人归远岫疏钟后,雪打高杉古屋前。

投足正逢他国乱,冥心未解祖师禅。

炉烟向冷孤灯下,唯有寒吟到曙天。

(0)

赠潼关不下山僧

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

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0)

观廉女真葬

玉窗抛翠管,轻袖掩银鸾。

错落云车断,丁泠金磬寒。

鹤寻深院宿,人借旧书看。

寂寞焚香处,红花满石坛。

(0)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烟霞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0)

至人无梦梦不到,天道恶盈盈有馀。

龙髯已断嫔嫱老,豹尾不来岐路长。

(0)

献徐舍人

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

奥学群英伏,多才万乘钦。

秩参金殿峻,步历紫微深。

顾闻承中旨,丝纶演帝心。

褒雄饶义路,贾马避词林。

下直无他事,开门对远岑。

轩窗来晚吹,池沼歇秋霖。

藓点生棋石,茶烟过竹阴。

希夷元已达,躁竞岂能侵。

羽客闲陪饮,诗人伴静吟。

自渐为滞物,多幸辱虚襟。

此日重遭遇,心期出陆沈。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