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
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
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远的作品,名为《赠潼关不下山僧》。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与君同在苦空间”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处于困顿之中的情感共鸣,"君得空门我爱闲"则是对朋友修炼成道、获得解脱而感到高兴,并表达自己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禁足已教修雁塔”说明诗人因为某种原因被限制行动,只能在家中建造佛塔以明心见性,"终身不拟下鸡山"则是决心一生都不再离开这座象征精神寄托之地的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通过窗户远眺万里江山,体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关注和思考,"枕上斜看百二关"则是在休息时仍然心系着世间的关隘。
“香茗一瓯从此别”表达了在品尝最后一碗茶之后与友人道别的情景,而"转蓬流水几时还"则是对未来重逢之日的无限留恋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万里庭阶长瑞兰,老翁衰病即怡颜。
一封书堕数行泪,三尺土堆何处山。
灵迹远从闽岳降,旅魂应望故乡还。
始闻名电微惊怪,闪烁浮光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