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赋刘氏铜像》
《杂赋刘氏铜像》全文
明 / 张诩   形式: 古风

恩赦侯,蛇学龙。范金为像,屡杀冶工。

金人已去,翁仲无踪。恨不如谢豹,羞愧若为容。

(0)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首先,“恩赦侯,蛇学龙”,这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恩赦侯”比作被赦免的罪人,如同蛇蜕皮般从过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更高远的目标,犹如龙腾九天,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觉醒与超越。

接着,“范金为像,屡杀冶工”,这里描述了制作铜像的过程,通过“范金”(铸造金属)来塑造形象,却反复地“杀”掉技艺高超的工匠,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对人才的忽视或牺牲,反映了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冲突。

“金人已去,翁仲无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铜像(金人)虽已铸成,但其背后所承载的技艺与精神却如翁仲(古代守门的石像)一般,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对传统技艺和精神价值逐渐流失的感慨。

最后,“恨不如谢豹,羞愧若为容”,诗人以“谢豹”(传说中的善歌之鸟)自喻,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像鸟儿那样自由歌唱、表达内心情感的遗憾和羞愧。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暗示了在某种压抑或不公的环境中,人们难以真实地展现自我,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张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时哉行

时哉时哉,一瞬不住。源源而来,苒苒而去。

去者不可追,来者讵能驻。

三万六千场,瞥眼如兹度。

欲肆志及时以行乐,志既不可肆,乐亦安能久。

达者遁迹于山水,放者寄情于诗酒。

二者又难适从,茫乎吾谁与同。

尧兢兢,舜业业,孔皇皇。

是吾师也犹不免,吾敢希将惄愁遣。

(0)

题元人名绘集锦卷·其五马琬春山清霁

文璧山水得神韵,每逢佳处率图之。

春山清霁名自署,为抚为淮非所知。

两峰南北如宾主,晴川一带天无涯。

山房或有高士隐,烟村灯火随民宜。

一日之乐未可少,三日于耜惟其时。

从来绘事贵取义,是图可补周人诗。

(0)

瓶梅

瓶梅如雅士,只合伴幽吟。

避世嫌高洁,入山恐不深。

风清真旷达,调古重知音。

莫讶寒酸气,中含天地心。

(0)

承光殿古栝行

五针为松三针栝,名虽稍异皆其侪。

牙槎数株倚睥睨,岁古不识何人栽。

夭矫落落吟万籁,盘拿郁郁排千钗。

徒闻金元饰栋宇,两人并坐传齐谐。

瓮城久闭殿阁寂,绮榱落色风筝摧。

珊瑚反挂珠帘断,乔柯雪夜乌鸣哀。

嗟嗟偃蹇凌云姿,难辞根干缠蒿莱。

往来或有寻题者,吊古感慨多徘徊。

琼华遗迹惜就圮,况近紫禁城西隈。

爰葺爰筑命匠人,事殊经始攻灵台。

时向重基驻行跸,金鳌蜿蜒空明皆。

盘桓嘉荫抚寿客,真堪弟视竹与梅。

春朝绿云参天青,秋夕碧月流阴皑。

灵和之柳非伦比,沧桑阅尽依然佳。

沧桑阅尽依然佳,呜呼种树之人安在哉。

(0)

题盛懋长江秋艇

秋水净琉璃,芜葭飐古堤。

忘筌乐鲂鲤,得意友凫鹥。

明月清风耳,兰桨桂棹兮。

两翁相对处,应是话夷齐。

(0)

静夜钟声

画角掩旌门,松风静别殿。

泠然来钟声,㫪容续复断。

不辨催谯楼,忽疑叩僧院。

韵度竹添簧,音披月如练。

久破耳根禅,偶听聊复恋。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