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

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

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

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échūnqiūfènchuòshūmiǎnzhī
sòng / xīn

chūnzhòuliánchūnjiānglěngbīng

qīngchóushūhàodàngjǐngfēiténg

shēnshìguīxiūxīndìngsēng

西yuáncéngdàoyàoxuézhòngshūnéng

注释
春雨:连续不断的春雨。
昼连夜:昼夜不停。
春江:春天的江河。
冷欲冰:冷得快要结冰。
清愁:深深的忧愁。
浩荡:广大无边。
莫景:无法形容的情景。
剧飞腾:汹涌澎湃。
归休客:退休之人。
入定僧:静心修行的僧人。
西园:某个园林或景点。
仲舒:董仲舒,汉代学者,以博学著称。
翻译
春雨连绵不断昼夜下,春江水冷得仿佛要结冰。
心中的忧愁深沉广阔,无法形容其汹涌澎湃。
我身为已经退休的人,心境却像入定的僧侣。
是否曾去西园游览过,我也想拥有如董仲舒般的才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连绵不断的小雨,使得江面仿佛结了一层薄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作浩荡的清愁,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激昂。他自称为已经归隐之人,心境却如同入定的僧侣般平静,暗示着内心的坚韧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诗人提到“西园曾到不”,可能是指曾经游历过的某个地方,可能是寓言或暗指某位历史人物,如汉代学者董仲舒,他曾专心致志于学问,此处用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学习春秋,坚持不懈,效仿董仲舒的刻苦精神。整首诗寓教于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刻画,寄寓了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其四

赤米炊香两鼻喷,白盐不用置牢盆。

家家已了收藏计,物物何知造化恩。

衣褐宽来姑唤妇,垣墉补处祖将孙。

江乡此际鸡豚社,俚舞村歌入梦魂。

(0)

秋风叹四首·其三

军书督战急,县吏催租还。

力尽将何诉,浮云深九关。

(0)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其三

未及与君别,先歌送君诗。

浙西数年来,风景非昔时。

红蚕不上箔,青麦空生陂。

六经政之本,无用别出奇。

(0)

寿张亨泉提刑三首·其二

二年烟雨汉皋亭,玉节西来照雪明。

慷慨报君浑是胆,驰驱将母莫非诚。

稻禾水足青畴润,烽火宵閒紫逻清。

鸾凤莫将鹰隼看,及时须为国家鸣。

(0)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九

既有馀力,且亲灯火。读破万卷,百倍于我。

我恨书少,意不自可。汝能雪耻,天亦见假。

(0)

寄江朝宗

君来已是后花期,不见春风烂熳时。

槛外止馀新芍药,檐前祇有旧酴醾。

尚堪共泛忘忧酒,亦可同吟遣兴诗。

倒指春归能几日,速来相就赏残枝。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