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天台王鍊师兼呈邑宰》
《寄天台王鍊师兼呈邑宰》全文
宋 / 张日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百里凄清古县城,阮郎陶令自相应。

非无柳影含彭泽,别有花光胜武陵。

闲醉想同莎外石,冷吟知共夜深灯。

红尘未得寻高兴,心过青山第几层。

(0)
注释
凄清:形容环境冷清、寂静。
阮郎:泛指才子,此处可能暗指陶渊明。
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以彭泽代指他的隐居生活。
武陵: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莎外石:莎草丛中的石头,象征自然与宁静。
红尘:指世俗社会,繁华纷扰。
高兴:此处指心灵的满足和快乐。
心过:心向往,超越。
第几层:暗示山的层次,也象征人生的境界。
翻译
百里之外的古城,笼罩在凄凉的氛围中,阮郎和陶令的灵魂在此共鸣。
这里并非没有像陶渊明笔下的柳树,还有胜过武陵桃花的美景。
在闲暇的醉酒中,我想象自己与莎草边的石头相伴,深夜的灯光下独自吟唱。
身处红尘未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我的心渴望越过层层青山,寻找那份欢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百里凄清古县城,阮郎陶令自相应”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古老县城的宁静与孤寂,阮籍和陶渊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隐逸,这里的提及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非无柳影含彭泽,别有花光胜武陵”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居所在地理之美的赞赏。

“闲醉想同莎外石,冷吟知共夜深灯”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悠然心境,他在闲适中思考着与古人隐逸者的心灵相通,夜深时分独自吟咏,显得十分宁静和超脱。

最后,“红尘未得寻高兴,心过青山第几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高洁的心性。

作者介绍

张日损
朝代:宋

张日损,台州天庆观道士,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以礼遣至阙,辞疾不起(《嘉定赤城志》卷三一)。
猜你喜欢

望龟山二首·其二

日落龟山山更清,原头啼鸟已春声。

可怜山近不能到,尽日与山相对行。

云里人家自来往,天边楼阁远分明。

白鸥不解游客意,惊起碧烟深处横。

(0)

寄陈履常二首·其二

故人犹念我,一笑向何人。

老去唯佛祖,州闲如隐沦。

残年河朔雪,近腊水乡春。

何日相逢笑,天边白发新。

(0)

幽草二首·其二

衰草已无赖,秋花只强名。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0)

木落风高砧杵伤,孤城更漏入秋长。

寒生疏牖人无梦,月过中庭树有霜。

报落梧桐犹陨叶,知时蟋蟀解亲床。

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

(0)

和应之灯蛾

万物皆畏死,尔生何独愚。

由来附炎热,鲜不丧其躯。

浅浅权利客,跹跹轻薄夫。

高门甚烈火,相劝以奔趋。

(0)

初入试院

莫叹匆匆襆被行,赖逢数子美如英。

已看明月同为客,应犯初寒复入城。

白日有书追睡思,青灯无梦听秋声。

直无剔甲逍遥地,几日疑公太瘦生。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