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风高砧杵伤,孤城更漏入秋长。
寒生疏牖人无梦,月过中庭树有霜。
报落梧桐犹陨叶,知时蟋蟀解亲床。
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
木落风高砧杵伤,孤城更漏入秋长。
寒生疏牖人无梦,月过中庭树有霜。
报落梧桐犹陨叶,知时蟋蟀解亲床。
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孤独与萧瑟之感。"木落风高砧杵伤"一句,通过树叶纷飞、风声如砧杵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孤城更漏入秋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萧瑟感,城墙上的漏水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寒生疏牖人无梦"一句,通过冷风穿透窗棂、人们无法安然入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深层次的孤独与不安。"月过中庭树有霜"则是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月光洒在庭院中的树木上,反映出了秋夜的清冷。
接下来的"报落梧桐犹陨叶"一句,通过梧桐叶子纷纷扬扬的情形,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知时蟋蟀解亲床"则是说在深秋之夜,即便是卑微如蟋蟀的小虫,也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而准备过冬。
最后两句"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表达了诗人长期患病、精神上的不宁和内心的渴望。通过点燃一炷香来守候佛像(楞严),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夜晚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四围寂寂云苍苍,茅屋闭门树压墙。
一翁扶杖立道旁,面黑发蓬形瘠尪。
有客有客自远方,白马红缨束锦攘。
忍饥百里来此庄,左顾右盼心皇皇。
见翁下马索糗粮,翁为流涕褰衣裳。
引客左旋登草堂,坐客东壁之绳床。
为言历岁岁大荒,颗粒不入仓与箱。
巧妇欲炊无秕糠,草根树皮充饥肠。
年来草尽树亦戕,老幼饿死壮者亡。
十得一生终不祥,三春大疫成膏肓。
村中男女百口强,慭遗一老凌秋霜,鸡犬不闻牛马僵,败芦裹尸道相望。
至今白骨无人藏,焉得一饭王孙尝。
客闻斯言心感伤,别翁泪湿双目眶。
出门上马手执缰,欲行且止重徬徨。
饿眼看天落日黄。
《一翁行为阎家店老人作》【清·李承烈】四围寂寂云苍苍,茅屋闭门树压墙。一翁扶杖立道旁,面黑发蓬形瘠尪。有客有客自远方,白马红缨束锦攘。忍饥百里来此庄,左顾右盼心皇皇。见翁下马索糗粮,翁为流涕褰衣裳。引客左旋登草堂,坐客东壁之绳床。为言历岁岁大荒,颗粒不入仓与箱。巧妇欲炊无秕糠,草根树皮充饥肠。年来草尽树亦戕,老幼饿死壮者亡。十得一生终不祥,三春大疫成膏肓。村中男女百口强,慭遗一老凌秋霜,鸡犬不闻牛马僵,败芦裹尸道相望。至今白骨无人藏,焉得一饭王孙尝。客闻斯言心感伤,别翁泪湿双目眶。出门上马手执缰,欲行且止重徬徨。饿眼看天落日黄。
https://shici.929r.com/shici/tksIE9l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