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草二首·其二》
《幽草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衰草已无赖,秋花只强名。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0)
注释
衰草:枯萎的草。
无赖:失去生机。
强名:徒有虚名。
雨园:下雨的庭院。
蛩响:蟋蟀鸣叫。
寒树:寒冷季节的树木。
啼清:叫声清脆。
淹泊:长时间停留。
吾道:我的人生道路。
幽居:隐居生活。
物情:自然和人情世故。
邻叟:邻居老人。
足雨:雨水充足。
问农耕:询问农事。
翻译
荒草不再繁茂,秋花徒有虚名。
雨中的园子,蟋蟀鸣叫低微,寒冷的树上,鸟儿啼声清脆。
长久停留,我明白了自己的道路,幽静居处,让我洞察万物之理。
大概只有邻居老者,才会在雨后询问农事耕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景象,通过对衰老的野草、依旧强自展示的秋花、细微的蛩响和清脆的鸟鸣等自然元素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中事物情感的理解。

"衰草已无赖,秋花只强名。" 这两句通过对比衰老的野草与依然保持着一丝生机的秋花,反映出一种生命力与时间的抗争,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命运的深刻体会。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这两句则是对环境氛围的描绘,细腻的蛩响和清脆的鸟鸣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场景,为诗人的情感抒发提供了背景。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选择和理解,以及在这种生活中对自然万物情感的洞察。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愿望,同时也关注着农事,对于田园生活保持一种亲切和关怀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万物情感的理解,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田园诗。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鲍参军

家世?部曲,少小长幽并。惯闻豪侠节,耻预市井名。

边秋北马肥,戎帐入龙城。

候骑速如飞,一军振且惊。

揽弓引鸣铗,行行遂徂征。

日落长风起,愁阴千里生。

天时正怼怒,意气亦自盈。

左驱鲜卑垒,右逐单于营。

还师报天子,受爵过秦京。

开宴列邸舍,交欢竞公卿。

一旦收奇绩,千载扬英声。

(0)

白雪

白雪擅纷华,耀此玄冬暮。

萦回飘朔吹,萧散流阴雾。

已并纷闱鲜,还增玉阶素。

愿欲集君筵,皓齿多相妒。

(0)

东游

已是闭关月,漫游何处邦。

北风帆势直,南纪岁华妨。

负胜轻河岳,哀时挹伯王。

衣冠明葬处,俎豆盛蛮方。

忽忆春秋际,兼怀种蠡良。

图王功己巳,去国意茫茫。

万事空搔首,诸贤足断肠。

东征效蘋藻,大观出玄黄。

雨蚀曹娥庙,山疑谢傅堂。

洑波平愤懑,旧燕落寻常。

忼慨吾能赋,风流谁更狂。

飘飘王逸少,磊磊贺知章。

真帖兰亭秘,遗荣剡水光。

鉴湖秦望近,云寺若耶荒。

皓齿此溪女,紫骝何郡郎。

隔花相问姓,采菲欲遗芳。

未逐支公隐,能无许掾藏。

雪舟行独远,禹穴探尤长。

木客胡麻饭,山夔薜荔裳。

桃花源不昩,野鸟恨难忘。

自此升台岳,骑驴过石梁。

仙风去若脱,八极信翱翔。

(0)

小野堂对菊

小野堂前菊,相逢满意花。

诸君抱冰雪,散地有烟霞。

傍月神犹整,当歌影故斜。

异时追此夕,萧瑟向瑶华。

(0)

台州观海二首·其二

迷阳不自觉,春远此登楼。

落日鲲鹏运,一桴天地浮。

白波心不变,青鸟信何由。

八骏浮云里,平居端百忧。

(0)

宿石竹岩

寝痾坐情累,削迹离故家。

届兹仲如月,气候清且嘉。

迢迢紫云洞,渺渺天一涯。

寻壑滞瀑流,攀岑悟灵芽。

千峰递生态,百草互吐葩。

周览荡节物,况乃凌紫霞。

神仙彷佛遇,导我营丹砂。

丹砂未易营,缁鬓早已华。

神理寓隐颐,时变增感嗟。

至人有逸念,存形非所多。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