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事》
《纪事》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古风

成化壬辰秋七月,海涛腾风石塘决。

桑田夜变陆成川,一望边沙烟火绝。

青苗白屋随奔流,红颜皓首尸横丘。

一身虽存六亲尽,至今乱骨无人收。

己午年来岁云愈,乙未严寒冰雪冱。

无端申酉魃为殃,两度风涛迅如许。

河流作卤蝤蛑生,咸风著树枝条零。

苗方秀实水将涸,丰稔不及荒年登。

今年夏月久不雨,清昼耘苗夜车水。

可怜枵腹不支劳,近海膏腴半枯死。

虹蜺目断心焦劳,炎风吹云天宇高。

谁知飓母肆狂虐,平地掇入钱塘潮。

溪腾谷沸雨川迸,城坏堤摧风转盛。

大家浥漏小家漂,不顾田畴顾身命。

因思去岁初阳逢,雷轰电掣当严冬。

如何六月忘溽暑,一雷不振翻为风。

崇朝极夜力不息,潜启蓬窗看天色。

东方欲白西未明,可是龙王听河伯。

莫黑匪乌赤者孤,有子死父妻死夫。

下车泣罪知何意,卿尹当思日月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成化年间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水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以及灾后社会的悲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洪水带来的破坏与混乱,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再到人心的痛苦与挣扎,层层深入,情感丰富。

首段描述了洪水爆发的场景,“海涛腾风石塘决”,形象地表现了洪水来势汹汹,冲破了海塘,海水与狂风一起涌向陆地。接着,“桑田夜变陆成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原本肥沃的农田一夜之间变成汪洋大海的凄凉景象。

随后,诗人通过“青苗白屋随奔流,红颜皓首尸横丘”两句,展现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彻底摧毁,无论是生长的庄稼还是居住的房屋,都在洪水中消失殆尽,连老人和年轻人都未能幸免于难。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描述了灾后的社会状况,“一身虽存六亲尽,至今乱骨无人收”,表达了在灾难面前,个人的生命虽然得以保存,但亲人却全部遇难,尸体无人收拾的悲惨情景。

之后,诗人又提到了连续两年的灾害,包括旱灾和洪水,以及这些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河流作卤蝤蛑生,咸风著树枝条零”,描述了海水倒灌,盐分增加,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的景象。

最后,诗人通过“可怜枵腹不支劳,近海膏腴半枯死”表达了灾民们在劳动中饥渴难耐,而靠近海边的肥沃土地也因灾害而大片死亡的情景。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灾害的残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灾民的同情与关注,以及对治理灾害、改善民生的思考。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丑奴儿·其一咏阁前芍药

红芍开向丝纶阁,袅袅停停。人比花清。

倚槛挥毫九制成。不枉芳名呼近侍,绕殿流莺。

槐蚁初醒。傍砌频经敕使行。

(0)

扈跸词三十二首·其十八保安道中大风

汉王丰沛壮心多,今上襄樊特地过。

花柳尽迎红日近,山云重起大风歌。

(0)

扈跸词三十二首·其六博望道中

天际红云捧节旄,襄阳大堤三丈高。

宿雨平添汉江水,军门传向裕州朝。

(0)

扈跸词三十二首·其四

画衣楚楚间青黄,佥点民间俊秀郎。

未到御前先教习,递分班次列成行。

(0)

邃庵挽歌二首·其一

出当紫塞入黄扉,重去重来复暂归。

今日竟从何处去,长江空绕万山围。

(0)

大贺词八首·其六

鸿胪声肃汉官仪,环佩珊珊满玉墀。

黄道重开新气象,齐歌天保答恩私。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