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一》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交河冰是路,天山雪作花。

举头犹汉月,没足已胡沙。

远戍连烽火,严更起清笳。

将军帐中卧,万马夜不哗。

国耻犹未雪,壮士莫思家。

(0)
鉴赏

这首《塞下曲(其一)》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戍边将士的英勇形象。

首联“交河冰是路,天山雪作花”,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边塞的寒冷景象。交河的冰面仿佛成了通行的道路,而天山的积雪则化作了春日里的花朵,既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颔联“举头犹汉月,没足已胡沙”,通过对比手法,将汉月与胡沙并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边疆生活的适应。抬头可见的依然是那熟悉的汉月,但脚下的却是异族的黄沙,这种强烈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与不易。

颈联“远戍连烽火,严更起清笳”,描绘了边防线上烽火连天、警报不断的紧张氛围,以及夜晚军营中响起的清笳声,渲染出一种肃穆而又充满力量的场景。这不仅是对边防战士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他们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赞颂。

尾联“将军帐中卧,万马夜不哗”,通过将军在帐中安睡的情景,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秩序,同时也暗示了将军对士兵的严格训练和管理,使得即使在夜晚,万马也能保持安静,展现出边疆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最后一句“国耻犹未雪,壮士莫思家”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尊严的捍卫和对和平的渴望。这句话不仅是对边疆将士的鼓励,也是对所有为国效力之人的深切寄语,强调了个人牺牲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整体来看,《塞下曲(其一)》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壮丽,以及边疆将士的忠诚与勇敢,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优秀作品。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又戏题广严僧房壁

几年门外策征骖,不料能来共一龛。

壁上未须书岁月,褚河南是护伽蓝。

(0)

晋祠三首·其三

天泓雪霤荫寒松,圣母祠前可鉴容。

水利万家丰稻亩,山灵千古壮桐封。

司炎政虐连云稼,使宪情深望雨农。

一洒甘霖遍寰宇,泉关呼起抱珠龙。

(0)

嵇侍中庙

十载家艰恨未消,又持手版仕昏朝。

已知定乱功难就,犹幸临危节可要。

忠血数班沾藻火,英名千古迫云霄。

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0)

题山外归人

结屋北山阿,境趣适有契。

閒寂聊悦心,深密非避世。

谁令赋《远游》,山空冷兰蕙。

人间万得丧,欣戚随所制。

颇似观优伶,笑语杂悲涕。

戏弄刻漏间,陈迹安足寄。

策杖归去来,溪深亦朝厉。

陟岭见我屋,竹柏松杉桂。

雨馀青一色,净扫如作彗。

行可休此足,无言得深诣。

(0)

丁未三月二十八日县大夫薛君宝臣过余芹溪精舍酒閒雨作时方苦旱喜而赋之

麦田日日起黄埃,官长忧民意不开。

底是山灵多妩媚,故驱风雨过江来。

(0)

吐绶鸟

庭院春阴护薄寒,山禽飞下玉阑干。

胸中锦绣无人识,閒向东风自吐看。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