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郑长史父母》
《挽郑长史父母》全文
明 / 朱诚泳   形式: 古风

萧田古文献,先后多名人。

而翁钟瑞秀,琼姿迈风尘。

富而更好礼,乐善能周贫。

优游泉石间,浑然葛天民。

惟刘乃厥配,四德备一身。

勤俭资内治,甘旨同养亲。

岁时助禋祀,诚敬采蘩蘋。

芳年三帙馀,鱼水情两真。

瑶琴忽中断,无复鸣阳春。

鼓盆发长叹,闻者为悲辛。

诸郎复秀发,咸怀席上珍。

白眉乃子初,观光充国宾。

历官鲁藩相,霜风殒灵椿。

泣血既三祀,衣冠谒枫宸。

董贾素腾誉,复官相吾秦。

子贤岂无自,严慈家教勤。

貤恩五花诰,指日来八闽。

草木翳双冢,蔚然光宠新。

丰碑表潜德,万古宁沈沦。

(0)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挽郑长史父母诗,以深情缅怀的方式追忆了郑氏家族的荣耀与美德。诗中首先赞扬了郑长史的父亲,称其为“钟瑞秀”、“琼姿迈风尘”,赞美他的高尚品格和超凡气质。接着描述他富有而好礼,乐于行善,悠然自得如古代淳朴的百姓,与刘氏匹配,四德俱全。

诗中提到郑长史的母亲,她勤劳节俭,孝顺亲长,每逢祭祀都尽心尽力,体现了深厚的家庭伦理。诗人感叹郑长史早逝,琴瑟和谐的生活突然中断,令人悲痛。郑氏家族的子弟们也都才华出众,怀念他们的父亲如同珍宝。

郑长史本人官至鲁藩相,但不幸早逝,家人悲痛不已。诗中表达了对他的哀思,以及对其子贤良的认可,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郑氏家族因郑长史的美德而受到朝廷的恩赐,墓地显赫,碑文铭记其美德,期望其精神永垂不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郑氏家族的描绘,展现了儒家伦理的典范,是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后人的深刻启示。

作者介绍

朱诚泳
朝代:明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猜你喜欢

春闺

入帘双燕傍人飞,二月香巢语尚微。

架上落花红点袂,墙东飞柳绿侵衣。

琴书难了平生愿,铅粉偏于世俗违。

无限凭栏一凝眺,不堪芳草载斜晖。

(0)

斑竹帘

湘妃贞节泪犹存,一幅垂来正掩门。

恨捲春归穿燕剪,愁看月到透花魂。

日长阶草临青色,风动池波映绿痕。

玳瑁梁间宁守信,酒旗休与挂烟村。

(0)

懊恨曲·其二

君何不学鸳鸯鸟,双去双来碧沙沼。

兰房自居尚抛捐,何况风流云散了。

(0)

一声嘹呖动闺愁,顾影连翩直过楼。

不分世途争冷暖,却从天外避春秋。

书空漫借云为纸,草圣何怜月作钩。

关塞久无持节使,上林休作致书邮。

(0)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其八

五女何年化石来,巫山亦有望夫台。

细腰多少春魂在,云雨虚无不作媒。

(0)

题林氏画册·其四

折枝一抹态横斜,随意纤秾乱点花。

更取陈常飞白笔,参差树石写昌华。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