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一抹态横斜,随意纤秾乱点花。
更取陈常飞白笔,参差树石写昌华。
折枝一抹态横斜,随意纤秾乱点花。
更取陈常飞白笔,参差树石写昌华。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林氏画册中的一幕。诗人以“折枝一抹态横斜”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折枝”这一意象,描绘出画面中树枝的姿态,横斜而富有动态感,仿佛在风中轻轻摇曳。接着,“随意纤秾乱点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命力,花朵或疏或密,或浓或淡,随意点缀于枝头,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后两句“更取陈常飞白笔,参差树石写昌华”,则将笔触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背景——山石与树木。诗人选取了陈常的飞白笔法,这种独特的书法风格,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能够更好地表现山石的质感与树木的形态。通过“参差树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暗示了画家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精湛技艺。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林氏画册中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通过文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画作中流动的光影、丰富的色彩以及蕴含其中的生命力,是一次视觉与情感的双重享受。
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径雪中微。
松阴绕院鹤相对,山色满楼人未归。
尽日独思风驭返,寥天几望野云飞。
凭高目断无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晖。
沙鸟与山麋,由来性不羁。
可凭唯在道,难解莫过诗。
任笑孤吟僻,终嫌巧宦卑。
秉慵恩地恕,冷澹好僧知。
华省惭公器,沧江负钓师。
露花春直夜,烟鼓早朝时。
世路多艰梗,家风免坠遗。
殷勤一蓑雨,秪得梦中披。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