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禅定之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的理解与追求。"妙域三时殿"和"香岩七宝宫"两句,通过对寺庙名称的描述,营造出一派祥瑞庄严的氛围,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四句,通过对佛教禅定中器物的描写,如金绳、玉柄等,以及对智慧的比喻,如喻筏(比喻智慧之筏),传递了诗人对于佛法深奥与无尽的理解。这里的"空"字,可能暗指禅宗中常说的"空"概念,即万物皆为空,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幻不实。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义理之高深和修行之重要性的赞美。"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则是说到内心的清净与专注,不被外界干扰。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这句表达了对世间真假、有无等概念的超脱,以及对一切众生平等关怀的态度。接着"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轻松自在,不执着于物质世界的禅意。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两句,以珠网和屋檐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佛法智慧照耀心灵、随处可得的境界。最后"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则是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禅修氛围。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佛教禅定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佛法义理的理解与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领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