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过三年。
莫随夷甫举遗逸,且教伯温成大贤。
洛下耆英为汝喜,河南闻见待渠传。
会当杨柳芙蓉下,快与翁抄击壤编。
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过三年。
莫随夷甫举遗逸,且教伯温成大贤。
洛下耆英为汝喜,河南闻见待渠传。
会当杨柳芙蓉下,快与翁抄击壤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喜六二弟生子》。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祝贺亲弟弟弟生子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兄弟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开篇“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过三年”,诗人提及自己年届四十五岁,而弟弟刚刚过去三周年,这里“邵”字可能是兄弟之间的昵称或者家乡名称,通过这一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亲切与温情。
接着,“莫随夷甫举遗逸,且教伯温成大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未来的期望和祝愿。诗人希望弟弟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德,并且在伯温的教导下成长为一位大贤之才。
“洛下耆英为汝喜,河南闻见待渠传”,这里的“洛”指的是洛阳,“耆英”可能是指诗人对弟弟的美好祝愿。河南作为古代文化发达的地方,这里提及可能是在强调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泛性。
最后,“会当杨柳芙蓉下,快与翁抄击壤编”,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景色中的杨柳和水生植物芙蓉,表达了对弟弟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快与翁”可能是指兄弟之间的欢聚,而“抄击壤编”则是一种耕作之象,暗示着未来丰收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亲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弟弟及其子女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待。
客亭何以祛暑溽,一时顿有此两玉。
逃虚不用听跫然,医俗宁须更栽竹。
平生韦布困蓝缕,敢并奇文森绮縠。
爱而忘丑反誉我,惠以大篇仍短幅。
颇思浃日相就谈,应对先生愧空腹。
奈何别棹复催去,一日十日寒且暴。
两君如此尚场屋,吞舟讵可寻常渎。
怅子薄官亦碌碌,政坐家贫耕不足。
少陵在大历,涪翁在元祐。
相去几百载,合若出一手。
流传到徐洪,继起鸣江右。
遂令风雅作,千载亡遗究。
猗欤宋柳州,有志诸公后。
作诗匪雕琢,气质先忠厚。
锐锋深自敛,至宝不轻售。
行年且半百,才为峤南守。
峤南山水佳,中州未曾有。
慨然远游意,不惮万里走。
下车甫期年,已上政成奏。
无何天作孽,一病药莫救。
蹠寿回乃夭,天理果大谬。
诸郎有家法,处己知孝友。
崎岖穷川陆,寓郡还公柩。
卜龟得安宅,厥后斯云覆。
自怜踪迹脱,敢叙亲且旧。作诗写馀哀,清泪空如?。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
开窗对脩竹,笔墨得具陈。
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
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
昨宵一雨馀,村村农事新。
我亦思驾言,出门免冲尘。
是邦亦有园,以鸟视其人。
宁从穷巷居,鸡犬喧四邻。
刘君方授徒,曾君说人伦。
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
未嫌酒杯薄,政爱茗碗醇。
曾君索我诗,出语愧逡巡。
烦君隶书题,笔意堪嗣秦。
春游有如此,省费能全神。
但恨子胡子,招要不能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