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非隐遁,逢乱偶栖迟。
少日治安策,暮年忠义诗。
空闻狩岐陇,不见颂浯溪。
有墓荒丛棘,无祠奠酒卮。
校书非隐遁,逢乱偶栖迟。
少日治安策,暮年忠义诗。
空闻狩岐陇,不见颂浯溪。
有墓荒丛棘,无祠奠酒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读王有道诗》。诗中,诗人通过对王有道诗歌的品读,表达了对王有道命运的感慨。"校书非隐遁"表明王有道虽从事校书工作,但并非选择逃避现实,而是身处乱世却坚守职责;"逢乱偶栖迟"则揭示了他生活的动荡与无奈。诗人称赞王有道年轻时关注国家安危,晚年仍以忠义为诗的主题,显示出其高尚的品格。
"空闻狩岐陇"暗指王有道可能参与过对抗叛乱的行动,但遗憾的是这些事迹并未得到应有的传颂;"不见颂浯溪"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贡献未被后人广泛铭记。最后,诗人描绘了王有道墓地的荒凉景象,"有墓荒丛棘",以及无人祭奠的凄凉,表达了对这位贤者的怀念和对其身后寂寞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一位忠臣的缅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