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又中秋。南海西头。蛮云瘴雨晚难收。
北客相逢弹泪坐,合恨分愁。无酒可销忧。
但说皇州。天家宫阙酒家楼。
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
圆月又中秋。南海西头。蛮云瘴雨晚难收。
北客相逢弹泪坐,合恨分愁。无酒可销忧。
但说皇州。天家宫阙酒家楼。
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浪淘沙令(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深情。"圆月又中秋"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典型的中秋节气氛,明月高悬,但南海之头却是阴雨绵绵,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郁闷与忧虑。"蛮云瘴雨晚难收"一句则加深了这种氛围,"蛮"字在这里用来形容南方地区,"瘴雨"则是连绵不断的雨,显示出天气的阴沉和诗人心境的低沉。
接下来的"北客相逢弹泪坐,合恨分愁"表达了诗人与同乡相遇时共同怀念故土的情感。他们坐在一起,弹奏着悲伤的曲子,每个音符都似乎在诉说着他们无法言说的哀愁和忧虑。
"无酒可销忧"一句则表明了诗人想要借助酒精来暂时忘却这些烦恼,但是在这个时候,连酒也找不到,这种情形更添了一份悲凉。"但说皇州"这句话,虽然简短,却透露出诗人的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的皇州。
最后两句"天家宫阙酒家楼。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则通过对比皇家的宫阙与普通百姓的酒家楼,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而今夜,只有那清澈的汴水在低声地向东流淌,这似乎是唯一能够带走诗人忧愁的东西。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中秋节阴雨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故土无法忘怀的情感。同时,通过与同乡相逢、弹奏悲伤曲子以及寻求酒精慰藉等情境的叙述,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复杂情绪。
云和秋林桐叶大。琴筑徐鸣,碧绕溪堂左。
那得茅庵留乞我。织帘倦后摊书坐。
风竹疏疏霜柳亸。一角微茫,天半寒烟锁。
杯底晴岚青婀娜。不缘遽唱家山破。
谁谓无神助。谢封姨、回帆送到,行舟留住。
纵目南楼年最少,便已头颅如许。
又何况、当时琳瑀。
屈指晨星犹有几,只尊前、磊落人三五。
今昔恨,那堪诉。征袍今昔殊缁素。
定难分、江头涕泪,洛中尘土。
茗盏诗囊相料理,怕道须溪春去。
更青兕、几番风雨。
莫话年来经历事,枉茹冰、饮雪论辛苦。
将进酒,为君舞。
烟波好处,尽横行无忌。怪雨腥风趁秋起。
闪渔镫几点,辛苦爬沙,莫误认、凉夜调琴如此。
稻梁凭作践,孕白含黄,偶尔朝魁亦游戏。
带甲惯惊人,野店吞声,谁传信、无肠公子。
且料理、新霜菊花天,要换取尖团,正其时矣。
官家富贵,历尽人间,算天浆独缺。
神明台上,君不见、有个铜仙高绝。
吉云五色,只臣朔、亲探丹穴。
剩到今、草没黄图,空道肌肤如雪。
汉家轶事遥稽,数五利文成,堪笑覆辙。
天高云表,千岁后、还共烟霞澌灭。
西王母去,纵灵液、难供饕餮。
问古来、多少神仙,尝遍玉杯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