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食嫦娥染鬓膏,便披玄褐褪银袍。
狡猊乍睹潜三窟,老鹤遥窥避九皋。
昼浴墨池增瑞色,晓行雪地见秋毫。
信知此物非常有,赞咏惟惭句不高。
偷食嫦娥染鬓膏,便披玄褐褪银袍。
狡猊乍睹潜三窟,老鹤遥窥避九皋。
昼浴墨池增瑞色,晓行雪地见秋毫。
信知此物非常有,赞咏惟惭句不高。
这首诗名为《玄兔》,是明代诗人夏原吉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神秘而灵动的兔子形象。首句“偷食嫦娥染鬓膏”暗示了玄兔与月宫的关联,它可能偷取了仙子的美颜之物,使得毛色更加迷人。接下来的“便披玄褐褪银袍”描绘了玄兔变换形象,穿上深色皮毛,仿佛脱去原有的皎洁外衣。
“狡猊乍睹潜三窟,老鹤遥窥避九皋”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玄兔比作狡猾的猛兽和仙鹤,展现了它的机警和神秘,即使在隐蔽的洞穴或远处的沼泽也能引起其他生灵的注意。“昼浴墨池增瑞色,晓行雪地见秋毫”进一步描绘了玄兔在不同环境中的活动,如在墨池边洗涤,增添祥瑞之气,夜晚在雪地上行走,其身影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信知此物非常有,赞咏惟惭句不高”表达了诗人对玄兔的赞美,认为它非凡且引人入胜,然而在表达对其美的赞叹时,诗人自谦诗句不足以完全传达其神韵。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玄兔的神秘与魅力,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