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
《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夏屋崔嵬四面开,攒青飞翠望中回。

何人当日操铜斗,曾向山中灭代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屋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深远。首句“夏屋崔嵬四面开”,以“崔嵬”形容山势高峻,展现出山的雄伟气势,而“四面开”则暗示着视野开阔,四周皆可尽收眼底。接着,“攒青飞翠望中回”一句,运用“攒青”和“飞翠”来描绘山色的青翠欲滴,仿佛在远处回旋,营造出一种层次感和动态美。

“何人当日操铜斗,曾向山中灭代来。”这两句则转向历史的追溯,通过想象古代有人手持铜斗,在山中活动,暗示了山的历史悠久和曾经发生的故事。这里的“灭代”可能是指某种历史事件或时代更迭,强调了山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泉崎夜月

蓬瀛望不极,复此憩流泉。

共许心如水,相看月在天。

归云笼岛树,远火黯渔船。

回首中华路,几疑傍斗边。

(0)

大碛千里平不颇,阴山雪流为众河。

土人知风不知雨,亢旱不死田中禾。

三伏浓阴偶一见,或飘点滴无滂沱。

今年六月忽大霈,天公有意脱臼窠。

云雷之师赴新令,向所未到初经过。

霹雳一声聊小试,乱啼儿女惊翁婆。

虽然挥洒无半刻,墙津屋润庭生波。

须臾云散皎日出,绿杨高柳新枝柯。

天清地旷静氛翳,平沙贴地无坑窝。

人言两随使君至,洗涤戈壁除烦苛。

此言孟浪不足道,少见多怪讹传讹。

皇王德化近及远,穷荒渐喜阴阳和。

岂有人烟富生聚,可无雨露销沈痾。

贪天之功圣所弃,慎无出口高明诃。

(0)

黄芦冈

沙草黏天落日曛,伊城鼓角隔宵闻。

边民争识新都护,遗老能言旧使君。

未报殊恩轻绝域,近编家集续从军。

黄芦冈上秋风起,独倚危楼看暮云。

(0)

春雨

一夜雨声迟,清寒生薄帷。

今朝庭院里,谁咏落花诗。

柳色青垂眼,山光淡扫眉。

残春知已尽,携酒听黄鹂。

(0)

冰山雪海歌为董蕴田舍人作

冰山自古寓言耳,君到伊犁亲见来。

传是尧年洪水后,朔风抟结成胚胎。

扶桑十日铄不动,至今屹立万仞光皑皑。

下无寸土上无树,复岭层峦莫知数。

直将水体冒山名,赖有回人来凿路。

路光如镜滑如油,牵马不行马亦愁。

大声忽发山迸裂,片石陡绝横峰头。

行人到此防飞堕,前导狼踪看几个。

微生判作号寒虫,得过且图今日过。

遍身起粟两脚僵,六十里同千里强。

下山席地甫少憩,照眼雪海来苍茫。

海无滴水雪为水,中有横梁蜿蜒起。

此梁亦是雪踏成,宽可二弓袤十里。

相将奋力且勉行,冻步彳亍疑摇旌。

但教人马小失足,直下雪窟听无声。

吁嗟乎,山巅海角人犹骇,何况山非真山海非海。

过处曾惊白骨横,望时直使朱颜改。

方今圣德大如天,幅员远越千古前。

奇观久閟勿尽豁,足迹未到嘲张骞。

君归万里谈奇绝,一室春风变冰雪。

天山瀚海讵能夸,闻者心寒耳偏热。

径须命驾醉乡游,此中险阻艰难俱不设。

(0)

过六盘山

吾爱山之奇,尤爱山之险。

每当偪仄处,鸟飞亦无胆。

一盘复一盘,如帆随湘转。

盘盘入太空,脚底白云坂。

天时岂有异,山深各寒暖。

昨日榴花开,今日雪花满。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