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碛千里平不颇,阴山雪流为众河。
土人知风不知雨,亢旱不死田中禾。
三伏浓阴偶一见,或飘点滴无滂沱。
今年六月忽大霈,天公有意脱臼窠。
云雷之师赴新令,向所未到初经过。
霹雳一声聊小试,乱啼儿女惊翁婆。
虽然挥洒无半刻,墙津屋润庭生波。
须臾云散皎日出,绿杨高柳新枝柯。
天清地旷静氛翳,平沙贴地无坑窝。
人言两随使君至,洗涤戈壁除烦苛。
此言孟浪不足道,少见多怪讹传讹。
皇王德化近及远,穷荒渐喜阴阳和。
岂有人烟富生聚,可无雨露销沈痾。
贪天之功圣所弃,慎无出口高明诃。
大碛千里平不颇,阴山雪流为众河。
土人知风不知雨,亢旱不死田中禾。
三伏浓阴偶一见,或飘点滴无滂沱。
今年六月忽大霈,天公有意脱臼窠。
云雷之师赴新令,向所未到初经过。
霹雳一声聊小试,乱啼儿女惊翁婆。
虽然挥洒无半刻,墙津屋润庭生波。
须臾云散皎日出,绿杨高柳新枝柯。
天清地旷静氛翳,平沙贴地无坑窝。
人言两随使君至,洗涤戈壁除烦苛。
此言孟浪不足道,少见多怪讹传讹。
皇王德化近及远,穷荒渐喜阴阳和。
岂有人烟富生聚,可无雨露销沈痾。
贪天之功圣所弃,慎无出口高明诃。
这首清代诗人成书的《雨》描绘了沙漠地区罕见的大雨降临的场景。诗中以“大碛千里平不颇”开篇,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沙漠地带,接着描述阴山冰雪融化汇成河流,尽管当地人习惯于干旱,但这次雨水的到来却带来了生机,连孩童都被雷声吓到。雨虽短暂,却足以滋润大地,使得“墙津屋润庭生波”,显示出雨后的清新与活力。
诗人通过“天公有意脱臼窠”形象地表达了这场雨的意外和及时,随后用“云雷之师赴新令”形容雨的气势。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夸大其词,因为这是皇王德化带来的恩惠,而非人力所能及。最后,诗人强调雨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无论贫瘠之地还是人间疾苦,都离不开雨露的滋养。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生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