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二月春来早,绿水青山四萦绕。
城中何处足春光,御史台中富花草。
窗外青梅结子稀,门墙桃李争晴辉。
映日红绡正缕缕,漫空白雪何霏霏。
芍药锦苞犹未启,兰荪露叶光泥泥。
杨柳风搓碧玉丝,芭蕉叶吐青鸾尾。
苔茵展地萱草长,千红万紫遥相当。
竹林好鸟自鸣寂,菜畦蛱蝶殊悠扬。
生意由来满天地,妆点池台足佳致。
门清祗觉白昼长,庭閒况复游丝细。
静观元化深无涯,中心默默含春熙。
愿效冰霜达阳气,普期八表仁风吹。
南州二月春来早,绿水青山四萦绕。
城中何处足春光,御史台中富花草。
窗外青梅结子稀,门墙桃李争晴辉。
映日红绡正缕缕,漫空白雪何霏霏。
芍药锦苞犹未启,兰荪露叶光泥泥。
杨柳风搓碧玉丝,芭蕉叶吐青鸾尾。
苔茵展地萱草长,千红万紫遥相当。
竹林好鸟自鸣寂,菜畦蛱蝶殊悠扬。
生意由来满天地,妆点池台足佳致。
门清祗觉白昼长,庭閒况复游丝细。
静观元化深无涯,中心默默含春熙。
愿效冰霜达阳气,普期八表仁风吹。
此诗描绘了沅州春日之景,以细腻笔触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开篇“南州二月春来早”,点明时节与地点,春意盎然。接着“绿水青山四萦绕”、“御史台中富花草”,描绘出春光满溢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渲染出浓厚的春意氛围。
“窗外青梅结子稀,门墙桃李争晴辉”两句,通过青梅与桃李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万物生长的活力。“映日红绡正缕缕,漫空白雪何霏霏”则运用比喻手法,将阳光下的花朵比作红绡,飘落的雪花比作白雪,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
“芍药锦苞犹未启,兰荪露叶光泥泥”描绘了尚未完全绽放的芍药与散发光泽的兰荪,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杨柳风搓碧玉丝,芭蕉叶吐青鸾尾”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杨柳与芭蕉以生命,展现了春风拂面的轻柔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苔茵展地萱草长,千红万紫遥相当”描绘了苔藓与萱草的生长,以及远处色彩斑斓的花海,展现了春天的广阔与丰富。“竹林好鸟自鸣寂,菜畦蛱蝶殊悠扬”通过鸟鸣与蝴蝶飞舞,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生意由来满天地,妆点池台足佳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门清祗觉白昼长,庭閒况复游丝细”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悠闲,以及细微之处的美。“静观元化深无涯,中心默默含春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奥秘的敬畏与内心的平静。“愿效冰霜达阳气,普期八表仁风吹”则是诗人对美好愿望的寄托,希望如同冰霜一样传递温暖,普降仁爱之风。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赞歌。
这情怀、怎生消遣。
思量只是凄怨。
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
君试看。
便杜牧风流,也则肠先断。
更深漏短。
更听得杜宇,一声声切,流水画桥畔。
人间世,本只阴晴易换。
斜阳衰草何限。
悲欢毕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
无处问。
是闲倚帘栊,尽日厌厌闷。
浮名尽懒。
但笑拍阑干,连呼大白,心事付归燕。
青青杨柳丝丝雨,他乡又逢寒食。
几度刘郎,当年曼倩,迢递水村烟驿。
寻踪访迹。
正马上相逢,杏花狼藉。
惟有沙边,旧时鸥鹭似相识。
天涯流浪最久,十年何所事,幽愫历历。
换字鹅归,看梅鹤去,回首征衫泪渍。
新欢旧忆。
笑客处如归,归处如客。
独倚危阑,乱山无数碧。
凄凄杨柳潇潇雨,悄窗怎禁滴沥。
思里传螀,愁边落雁,多少东吴山色。
知他恨极。
料为我窗前,强鸣刀尺。
竟日西风,那堪无寐更邻笛。
黄花开遍未也,花开应笑我,年少难觅。
灞上长安,河边渭水,都把韶华暗掷。
何人碎璧。
尚衰草连天,暮烟凝碧。
怕说相思,撼枫喧夜寂。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
人生飘聚等浮萍。
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
正无奈、黯黯离情。
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
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
笳鼓发,戍云平。
此夜思君,肠断不禁。
尽思君送君。
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
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今宵月色。
叹暗水流花,年事非昨。
潇洒江南似画,舞枫飘柞。
谁家又唱江南曲,一番听、一番离索。
孤鸿飞去,残霞落尽,怨深难托。
又肠断、丁香画雀。
记牡丹时候,归燕帘幕。
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
如今雪上萧萧鬓,更相思、连夜花发。
柘枝犹在,春风那似,旧时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