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爱八公,携手绿云中。
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
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
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
淮王爱八公,携手绿云中。
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
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
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
诗中描绘了一位尊贵的淮王与八公(可能指的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或高僧)携手漫步于绿云之间的景象。"小子"自谦之词,可能指代了诗人自己,他如同枝叶一般附着在这股文学艺术的氛围中,也想攀住那象征着尊贵与高洁的丹桂丛。接下来提到用词赋来表达深厚的情感,同时把自己比喻为枚马,可能是希望像枚马一样能得到淮王的赏识。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愿望,希望哪天能够背靠着淮水,向东行进,去观察土壤的风化情况,也许是在寻找灵感或者是在表现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美妙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于与高贵之人的交游的渴望。
鉴赏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那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以及对友谊和文学创作的深切情感。通过这种优美的描绘,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当时文人之间那种高洁而又温暖的情谊。
西戎板屋诗所录,瓯闽万里同风俗,风吟日暴雨所沐。
巧匠引绳如解玉,溪民得之亟乘屋。
既轻且坚尺度足,可怜童我南山木。
君不见曹瞒邺下铜雀台,陶土作瓦何壮哉。
台倾基平瓦尚在,凿为大研奇且瑰。
君不见黄州使君誇竹楼,剖竹俛仰相绸缪。
琮琤最宜雨中听,击考有类鸣琳球。
铜雀幺么何足摹,箨龙燥轻易焚如。
不如杉屋寿且姝,风雨不动何渠渠。
嗟予抱衅谪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
数椽破屋亦不恶,仰见星宿相参差。
鸱鸮作室庇风雨,鹪鹩巢林安一枝。
凌云大厦鬼所窥,衡门之下可栖迟。
已约龙沙看江浪,更从宝塔上晴空。
萧萧雨堕兹游阻,靡靡秋残吾道穷。
不见江州竹叶酒,空馀彭泽菊花丛。
去年此日尤萧瑟,两地相思目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