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雪应制诗》
《瑞雪应制诗》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圣君御统绍先皇,恩德覃施及万方。

序属嘉平融瑞气,时逢大雪散祥光。

初惊洒地蠙珠集,忽讶漫空粉絮飏。

尽夕玉阶辉皎月,凌朝苑树炫初阳。

山川漫汗疑连缟,城阙玲珑拟截肪。

晃耀神京围玉垒,晶荧宫井冻银床。

中天霁景浮琼岛,大地欢声彻庙堂。

政喜寰区消疠孽,预知年谷兆丰穰。

九重错落颁宸藻,百辟追趋献寿觞。

此日赓歌同舜禹,太平致治迈尧汤。

武功文德谋猷远,圣子神孙宝历昌。

愿效嵩呼歌悃款,千秋万岁颂时康。

(0)
鉴赏

这首《瑞雪应制诗》描绘了明朝金幼孜对圣君治国的赞美与颂扬。诗中以瑞雪为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更寓意着圣君的恩泽遍及四方,带来祥和与丰收。诗的开篇即点明主题,“圣君御统绍先皇”,赞颂圣君继承前代英明,恩惠遍及万民。接着,诗人通过“嘉平融瑞气”、“大雪散祥光”等词句,生动描绘了瑞雪降临的壮观景象,象征着圣君的德政如同瑞雪般纯洁、吉祥。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蠙珠集”、“粉絮飏”、“玉阶辉皎月”、“苑树炫初阳”等,将瑞雪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山川漫汗疑连缟”、“城阙玲珑拟截肪”等句子,进一步渲染了瑞雪覆盖下的自然景观之壮丽,以及其对京城和宫殿的装点效果。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圣君治国之功的颂扬,表达了对圣君政绩的喜悦之情,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金幼孜在此诗中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政治寓意,既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传达了对圣君德政的崇敬与赞美,是一首兼具文学美感与政治寓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丁丑九日

燕台九日罢登临,节物萧条入楚吟。

关塞骅骝迷去路,朔风鸿雁滞归音。

仙游御宿山川远,白露清霜日夜深。

云际侧身愁北望,天涯怀抱可能禁。

(0)

杨林病榻罗果斋太守远访

荒店晨炊冷灶烟,忽闻五马暂流连。

关山尽是销魂路,樽酒翻为迸泪筵。

遥想生还成幻梦,纵令死去有谁怜。

眼前难缩壶中地,何问灵均楚国天。

(0)

独卧

独卧转病余,褰帷惧寒入。

林风鸟乱鸣,山雨夜来湿。

炉薰壁景沈,曙启檐光集。

饮涧学长生,胡为在城邑。

(0)

秋夜闻雁二首·其二

拟向江南去,能忘塞北居。

清霜千树杀,白发一行疏。

着眼江湖窄,伤心岁月虚。

乱愁消短烛,深忆故园书。

(0)

圣上西巡歌八首·其四

内髻宫钗出近臣,娥眉处处捧龙鳞。

北京虽有中秋月,西上还看十月春。

(0)

塞上曲一百首·其二

已过瓜期不放班,天寒路远泪潸潸。

交河北望天连海,朔野南来雪满山。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