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魏奉祠还陜西》
《赠魏奉祠还陜西》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向王门作奉祠,朅来京国见容仪。

圣朝宽宥多恩泽,海㝢康宁际盛时。

复职惟图脩祀礼,输诚还忆祝繁釐。

都门相送情何极,折赠梅花雪满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赠魏奉祠还陕西》。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从朝廷离职后回到地方的情景,以及其在新职位上的职责与心境。

首句“久向王门作奉祠”,点明了主人公长期在朝廷任职,担任祭祀官职。接着“朅来京国见容仪”一句,描述了主人公离开京城,回到地方的情景,通过“朅来”二字,表现出一种离别京城后的感慨。

“圣朝宽宥多恩泽,海㝢康宁际盛时”两句,赞美了当朝的仁慈与繁荣,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康的喜悦之情。这里运用了“圣朝”、“宽宥”、“恩泽”、“海㝢”、“康宁”等词汇,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复职惟图脩祀礼,输诚还忆祝繁釐”两句,揭示了主人公在新职位上的主要任务——修复祭祀礼仪,并表达出他对忠诚与奉献的坚持。通过“复职”、“惟图”、“脩祀礼”、“输诚”、“忆祝繁釐”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都门相送情何极,折赠梅花雪满枝”两句,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了主人公离开京城时的情景。通过“都门相送”、“情何极”、“折赠梅花”等细节,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同时也借梅花的洁白与坚韧,象征着主人公高尚的人格与不屈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情感变化与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与文化特色。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周行可挽诗·其二

大事同生日,佳城近故丘。

空留丹灶药,忍望白云楼。

偃折恩谁继,澄清志未酬。

伤哉葬元伯,执绋竟无由。

(0)

与二同年观雪于八阵台果州会焉酌酒论文煮惠山泉瀹建溪茶诵少陵江流石不转之句复用前韵

吾侪风味雅同科,领略江山逸兴多。

诸葛阵图台上看,少陵诗句酒中哦。

惠山活水煎茶白,胜己高峰带雪皤。

绝境况逢三五马,定将好句压阴何。

(0)

游卧龙山呈行可元章

我辈逢山眼即青,卧龙顶上喜同登。

图留沙碛怀诸葛,诗诵江濆忆少陵。

巫峡云飞天一握,瞿唐鱼化浪三层。

蓝舆又向人间去,回首林泉愧老僧。

(0)

东方寺

大冶迢迢接武昌,西征踰月到东方。

白莲智印蟠桃朔,仙佛同归一道场。

(0)

主簿程同年和永平门诗再赋四绝因以赠别·其四

春尽湖如镜面平,扁舟送别古鄱城。

相将我亦为行客,征雁来时好寄声。

(0)

用韵寄二弟·其一

六月离家忽莫冬,郡斋清夜拥炉红。

细看庆朔堂前雪,正似梅花溪上风。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