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
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
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
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
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
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
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去亲友的思念之情。开篇“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一句,便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的心境。而“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则透露出诗人与亲友共同度过时光后又不得不分离的苦涩情绪。
“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两句,通过描写野莺鸟儿在林间啁啾,河棹(一种船只)沿着江流而来的景象,再次强化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最后,“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表明诗人将这份思念之情通过书信的形式寄托出去,并希望它能在春天百花盛放时到达心爱的人手中。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情感深长,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不舍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