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梯千仞倚嵯峨,万转盘纡出薜萝。
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
欲从玉女窥莲井,须向仙人借斧柯。
襆被同君星汉外,方知天上白榆多。
丹梯千仞倚嵯峨,万转盘纡出薜萝。
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
欲从玉女窥莲井,须向仙人借斧柯。
襆被同君星汉外,方知天上白榆多。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登山者的体验。诗人宋琬以“丹梯千仞倚嵯峨”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华山险峻的山势,仿佛千尺之梯直插云霄,与周围的山峦形成对比。接着,“万转盘纡出薜萝”一句,展现了登山之路的曲折蜿蜒,穿行于密布的藤蔓之中,充满了探险的意味。
“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不仅描绘了华山与周围山脉的相对位置,还通过“朝白帝”、“走黄河”的动态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展现出华山的雄伟气势。
“欲从玉女窥莲井,须向仙人借斧柯”则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神秘与美丽的向往,想象着从玉女处窥视深藏的莲花之井,需要向仙人借取斧头砍伐树木,暗示了华山的神秘与难以触及之处。
最后,“襆被同君星汉外,方知天上白榆多”两句,将登山的体验上升到宇宙的广阔视野中,与友人一同在星空下铺开被褥,才真正领略到天上的白榆之多,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隐含了对友情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登山过程中的想象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白露滴江城,江声绕秋至。
心赏不在兹,幽芳渺难寄。
木叶号蝉悲,水荇潜鳞戏。
日气淡芙蓉,云阴生薜荔。
栖栖王子情,默默楚人思。
未及湘累醒,且共蓬池醉。
遥松起暝色,虚竹惊寒吹。
物往年序迁,情存风景异。
樵歌归影迟,新月忽在地。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
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
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
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
何为十一月,彻晓殷殷令人惊。
电入我窗两三划,我疑是灯还未灭。
起看灯花已落油已干,始知是电耳非关灯之残。
气候变迁亦常事,山林老翁闲料理。
十月十一月,连月苦大水。
十二月来还未止,猛虎食人如食豕。
百物价高宁倍屣,我亦左听右出耳。
信知十说九是诡,不饮不啖拚已矣。
宾来宾去无将迎,携榼提壶见好情。
谑谈不把苍毛尘,偶语惟禁白玉京。
几筵屏帐无家火,鞋袜衣衫多补丁。噫嘻吁!
百鸟之语谁能解,百舌鸣冬或报瑞。
年来世事怪,反常常反怪。
安得公冶来,为鸟译出令人快。
我所解者提胡卢,枝头劝我邻家沽。
提胡卢,不知吾,少青蚨。
《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晓大雨两月乡村人来说虎食人经秋不去》【明·徐渭】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何为十一月,彻晓殷殷令人惊。电入我窗两三划,我疑是灯还未灭。起看灯花已落油已干,始知是电耳非关灯之残。气候变迁亦常事,山林老翁闲料理。十月十一月,连月苦大水。十二月来还未止,猛虎食人如食豕。百物价高宁倍屣,我亦左听右出耳。信知十说九是诡,不饮不啖拚已矣。宾来宾去无将迎,携榼提壶见好情。谑谈不把苍毛尘,偶语惟禁白玉京。几筵屏帐无家火,鞋袜衣衫多补丁。噫嘻吁!百鸟之语谁能解,百舌鸣冬或报瑞。年来世事怪,反常常反怪。安得公冶来,为鸟译出令人快。我所解者提胡卢,枝头劝我邻家沽。提胡卢,不知吾,少青蚨。
https://shici.929r.com/shici/H3uGz7.html
人生欢乐趣,不必求异境。
三杯恍然醉,一枕憬然醒。
此意不能言,当时心自领。
春雨麦成粒,秋风黍垂颖。
计我终岁需,谁能与五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