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泓雪霤荫寒松,圣母祠前可鉴容。
水利万家丰稻亩,山灵千古壮桐封。
司炎政虐连云稼,使宪情深望雨农。
一洒甘霖遍寰宇,泉关呼起抱珠龙。
天泓雪霤荫寒松,圣母祠前可鉴容。
水利万家丰稻亩,山灵千古壮桐封。
司炎政虐连云稼,使宪情深望雨农。
一洒甘霖遍寰宇,泉关呼起抱珠龙。
这首元代诗人孛朮鲁翀的《晋祠三首(其三)》,以晋祠为背景,描绘了圣母祠前的景致与人文情怀,展现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泓雪霤荫寒松”,描绘了晋祠中天池的清澈与雪水滴落于寒松之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圣母祠前可鉴容”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圣母祠的庄严与神圣,仿佛能映照出人的内心世界。
“水利万家丰稻亩,山灵千古壮桐封”,这两句赞美了晋祠周边的水利设施,以及山川灵气的庇护,使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得以丰衣足食,生活富饶。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司炎政虐连云稼,使宪情深望雨农”,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暴政的批判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渴望着雨水的滋润,期盼着丰收的年景,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与关注。
最后,“一洒甘霖遍寰宇,泉关呼起抱珠龙”,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对普降甘霖、万物复苏的美好祝愿。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更是对人间福祉的向往,寓意着希望与和平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晋祠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
密林稍深沈,新笋亦葱茜。
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
芸芸趋前尘,往往遗胜践。
始知佛力弘,能使地灵见。
市声俯一席,山色照三面。
郡小览易穷,兴高赏难遍。
微生谅何缘,周流散遐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