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
刹竿头上煎䭔子,三个猢狲夜簸钱。
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
刹竿头上煎䭔子,三个猢狲夜簸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而生动的禅院景象。首句“五台山上云蒸饭”形象地写出五台山寺庙中的僧人生活,仿佛连饭食都笼罩在缭绕的云雾中,显得神秘而清苦。接着,“佛殿阶前狗尿天”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述了寺庙环境的随意和不拘小节,暗示出僧人们可能并未过于在意世俗礼法。
“刹竿头上煎䭔子”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刹竿是寺庙里的标志,煎䭔子可能是寺庙中的小吃,但在这里被放置在显眼的位置,显得有些不寻常,反映出僧人们生活的简单与随性。最后一句“三个猢狲夜簸钱”更是妙趣横生,将僧人们比喻为顽皮的猴子,夜晚还在玩耍似的用簸箕簸弄金钱,寓意他们对金钱的态度超脱,不执着于世俗的财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揭示了禅宗寺庙中僧人们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禅意中的豁达与洒脱。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花糕九日,缀蛮王狮子。圆菊金铃鬓边媚。
向闲房密约,三五须来,也不用青雀先期飞至。
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浓笑怀中露深意,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
笑恁若伊借人看,留市上金钱,尽赢家计。
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
角声呜呜满街道,县官张灯征马草。
阶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扑无完肤。
里胥扬扬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
横行叫骂呼盘飧,阑牢四顾搜鸡豚。
归来输官仍不足,挥金夜就倡楼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