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彻宗风不立文,译穷龙藏焕星雯。
天湖法雨东西遍,南海潮音远近闻。
四色花开莲朵朵,万年枝舞鹤群群。
还容会下黄冠客,献寿筵前咏白云。
早彻宗风不立文,译穷龙藏焕星雯。
天湖法雨东西遍,南海潮音远近闻。
四色花开莲朵朵,万年枝舞鹤群群。
还容会下黄冠客,献寿筵前咏白云。
这首诗以颂扬和尚无量寿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僧侣修行的崇高敬意。
首联“早彻宗风不立文,译穷龙藏焕星雯”,开篇即点明了和尚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与领悟,无需借助文字来表达,其智慧如同龙藏中的宝藏,闪烁着如繁星般的智慧光芒。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和尚的智慧比作龙藏中的宝藏和夜空中的星星,形象地描绘出其智慧的丰富与深远。
颔联“天湖法雨东西遍,南海潮音远近闻”,进一步扩展了和尚佛法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天湖象征着广阔的宇宙,法雨比喻佛法的普渡众生,无论东西南北,佛法都能触及人心,如同潮音般在远近之处回响,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颈联“四色花开莲朵朵,万年枝舞鹤群群”,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和尚修行的成果。四色花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美丽,莲花是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修行者纯洁心灵的象征,而万年枝上的鹤群则寓意着长寿与吉祥。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和谐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和尚修行所达到的高深境界。
尾联“还容会下黄冠客,献寿筵前咏白云”,表达了对和尚的尊敬与祝福。黄冠客指的是道士,这里泛指所有信仰不同宗教或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们。和尚邀请他们共聚一堂,庆祝他的长寿,并在寿宴上吟唱白云,既是对和尚的赞美,也是对佛法的颂扬,寓意着和尚的智慧和慈悲如同白云般广阔无垠,能够包容万物,普照众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尚修行境界的描绘,以及对其智慧、慈悲和影响力的赞颂,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僧侣修行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昔我慕元宝,采珠赤水阳。
智离与象罔,欲遣不得将。
至人握元化,韫匮储灵光。
在物泯形索,焉用求茫洋。
六籍开榛秽,广辙亘八荒。
吾衰不获聘,有志空徜徉。
子负千里志,六骥方腾骧。
策之圹䍚野,举步成周行。
愿子勖终修,去矣观翱翔。
宛马食场藿,絷维枉尔良。
孤鸿号外野,慕侣悲殊乡。
物情依所好,婉娈媚同方。
岂必重风土,习性同有常。
伊余縻宦迹,旅食变云霜。
迢遥瞻旧邑,燕楚渺相望。
晨昏孰偕比,感子谊故长。
云何乖羽翼,恻恻怨分翔。
雀化虹藏,又过了、今年冬序。
临水槛、寒潮绿减,夕阳红聚。
几处霜风催铚乂,谁家夜月鸣机杼。
更木兰、椒叶盖奚头,糟床注。岂合在,他乡住。
岂合被,虚名误。盼故山榛莽,先人邱墓。
已负耦耕邻父约,漫思弹铗侯门遇。
再休言、得意荐相如,凌云赋。
君不见长松山中有真隐,霞结幽栖云径暝。
我欲寻之不可见,丹青忽得仙人影。
紫髯玄眉鬓绿毛,颜如丹渥骨格高。
神姿自与俗人异,青兰佩照芙蓉袍。
牙签玉轴付儿孙,丹诀青囊理怀抱。
兴来孤往仍独还,布袜青鞋遍酉夘。
间采蓬莱芝,更拾瑶池草。
石床明月梦羲皇,笑指尘区容易老。
我亦住白云,托身武夷岛。
偶来尘市伤枯槁,愿与仙人探鸿宝。
仙人在何处,胡麻酒熟春风醉。
感像发长歌,我向山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