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黠是痴,积恶望无过。
譬如颠倒人,寻觅无热火。
火则决定热,恶则必招祸。
劝君慎所积,有花终结果。
众生黠是痴,积恶望无过。
譬如颠倒人,寻觅无热火。
火则决定热,恶则必招祸。
劝君慎所积,有花终结果。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果报的必然性以及劝诫人们谨慎行事的主题。首先,诗人将“众生黠是痴”这一句巧妙地引入,通过对比“黠”(聪明)与“痴”(愚笨),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善恶选择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接着,“积恶望无过”一句直指人心深处,指出即使积累恶行,也往往期待不被发现或不受惩罚,这种心态反映了人性中对恶行后果的无知或侥幸心理。
接下来的“譬如颠倒人,寻觅无热火”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颠倒人”比作那些行为与内心期望相悖的人,他们如同在寒冷中寻找温暖之火却找不到,暗喻了恶行最终无法逃脱因果律的制裁,即使他们试图逃避或忽视恶果,但“火则决定热,恶则必招祸”这一真理终将显现,恶行必将带来相应的灾祸。
最后,“劝君慎所积,有花终结果”一句是对读者的直接告诫,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谨慎行事,因为每一个行为,无论善恶,都将在未来结出相应的果实。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呼吁,也是对世间因果循环规律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性、因果报应以及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新植苍筤竹,欣欣若感知。
日阴纷展盖,风韵巧吹篪。
幸对人潇洒,兼依地坦夷。
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
抱节疏仍密,交柯挺复攲。
丛生相友善,特立甚矜持。
长处苔微破,看来露亦披。
凤姿聊侧翅,蛇变但存皮。
莫作恂兵伐,留为介杖骑。
雪霜饶欲冒,雨露已先滋。
初见犹齐架,俄惊渐出篱。
中虚缘物性,外劲是天姿。
比亩虽云少,成林亦未迟。
庙丘当见采,栝羽岂劳施。
鹊尾冠须制,鹓雏食可期。
拂云思柏悦,盈畹笑兰衰。
任土前书贵,名园此地宜。
纵难听嶰管,肯学唱巴枝。
既许亲斋几,宁辞局甃墀。
更烦勤爱护,有用在他时。
《再和倒韵》【宋·苏颂】新植苍筤竹,欣欣若感知。日阴纷展盖,风韵巧吹篪。幸对人潇洒,兼依地坦夷。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抱节疏仍密,交柯挺复攲。丛生相友善,特立甚矜持。长处苔微破,看来露亦披。凤姿聊侧翅,蛇变但存皮。莫作恂兵伐,留为介杖骑。雪霜饶欲冒,雨露已先滋。初见犹齐架,俄惊渐出篱。中虚缘物性,外劲是天姿。比亩虽云少,成林亦未迟。庙丘当见采,栝羽岂劳施。鹊尾冠须制,鹓雏食可期。拂云思柏悦,盈畹笑兰衰。任土前书贵,名园此地宜。纵难听嶰管,肯学唱巴枝。既许亲斋几,宁辞局甃墀。更烦勤爱护,有用在他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d6aFQZmbTQ.html
清池莹人心,俯见荷叶背。
南塘非不佳,无此青钱盖。
沈沈古镜净,濯濯明妆对。
凉风似留人,幽赏心独会。
天公亦解事,一雨不破块。
小呼巫阳云,浣此倾国态。
高盘捧跳珠,错落无小大。
恍疑逢二妃,迎笑争解佩。
低昂巧簸弄,明月聚还碎。
冯夷不相容,转盼何所在。
人生总虚幻,伫立增叹慨。
聊将一饷间,了我看花债。
濂翁不我待,谁复同此爱。
长啸归去来,馀芳满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