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脩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0)
注释
奕世:世代。
天衢:朝廷大道。
江城:江边的城市。
俨:庄重。
雅知:深知。
六月无炎光:夏日凉爽。
玉壶清:如玉壶般清澈。
邀宾:邀请宾客。
绿烟:绿色的烟雾。
虚白:空灵的光明。
峥嵘:艰难。
勖哉:鼓励。
翻译
我原本出自唐朝宰相之家,世代在朝廷大道上行走。
子孙们志向四海,家中便设在江边的城市。
两棵松树庄重可爱,以此为高堂命名显得雅致。
深知这厅堂的宁静,仿佛置身山林之中。
目光中蕴含千年岁月的韵味,耳边回荡着千年的风声。
即使夏日炎炎,这里也清凉如玉壶。
在这里聚集诗书,教育后代诚实明智。
设立钟鼓,邀请宾客共享太平盛世。
绿色的烟雾又怎能理解,它日复一日在屋檐下徘徊。
太阳公正无私地照耀,自然生出空灵的光明。
只要不被风雨动摇,何惧岁月的艰难。
勤奋建造家园的人啊,此地将带来无数的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诗人以自身的家族背景为引,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奕世天衢行"描绘了家族世代显赫的历史,"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则体现了家族成员的广泛分布和对故乡的认同。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诗人以双松象征家族的坚韧与高尚,以此为堂命名,寓含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进一步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理想追求。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岁月在岁寒堂留下的痕迹,暗示堂内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则描绘了堂内的清凉宜人,象征着主人的品性高洁。

诗人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于以聚诗书,教子脩诚明",希望通过诗书教化,培养后代诚实明智。"邀宾乐升平"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期待社会和谐。

最后,诗人以"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表达对自然的尊重,认为岁月静好,无需外求。"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寓意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寄寓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鼓励后人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岁寒堂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家园、教育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上之回

蠲吉辰,荐明廷。祇中坛,宾万灵。

醮祠寿宫礼太一,东祀天孙西太室。

灵芝宝鼎胙元封,亲郊雍畤回中峰。

中峰绝崄天所划,百神驱道平如席。

云髾秀革高拂空,翠辇玉鸾鸣霹雳。

试凭萧关望朔方,月支稽首楼兰降。

复朝独鹿狩鸣泽,芬树羽林归建章。

建章壁门春昼永,井干泰液多游幸。

千秋万岁奈乐何,几度鸾旗出安定。

(0)

虎丘

五百年前吾祖宅,云孙从昔未曾经。

山藏古寺窗连碧,水绕平田稻正青。

台染夜云微带润,剑涵秋水尚馀腥。

僧堂借得羊毛笔,自蘸寒泉写石屏。

(0)

霍岳庙

耸峻叠寒翠,森森庙木秋。

崇功封应圣,褒德镇中州。

辅宋来御署,兴唐占上游。

义旗初有力,未足答神休。

(0)

次愚谷雪韵

榾柮炉头夜未阑,冰壶全觉漏声乾。

前山草木疑长白,下界楼台尽广寒。

骚客忽惊梅片落,老农先作稻花看。

何当一奏平淮颂,坐使皇图九鼎安。

(0)

河朔雪深思爱月,并门春暖咏甘棠。

(0)

句·其二十八

杜甫且为诗宰相。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