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
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
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
便拼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
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
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
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
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
便拼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
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
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诗人以千里相思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他想象着即使相隔不远,也愿意频繁往返,享受与心上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在梅开二月的季节,鸟儿尚未喧闹,他们在路上相遇,缓缓骑行,欣赏着雨后新晴的天空和青山。
诗人邀请对方带着歌妓一同前来,共舞花间,享受美酒佳肴,展现了浓厚的情感和生活的惬意。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曾在清静时代有过闲适的生活,如射虎般轻松自在。最后,他劝慰对方不必担心外界的寒冷,因为有彼此的陪伴,足以抵挡春夜的寒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局居厌纷丛,荡志寻岖嵚。
拂衣出城隅,杖策循湖阴。
何年彼真仙,遗宫寄幽岑。
连树窈蒙密,灵洞疑虚沈。
攀条承藓飙,立石弄澄深。
眺睐增殊欢,超忽涓烦襟。
美人逝云远,青草畴与吟。
感昔兴重嗟,会意良在今。
山公悦崇资,嵇氏陶清音。
保真道无违,逐欲情易淫。
顾乏安期资,华鬓能不侵。
虽非尚子贤,傥遂毕娶心。
不奈滴檐声,风回昨夜晴。
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
看君话幽隐,如我愿逃名。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蘋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霜风暗引芙蕖香,石上菖蒲三尺长。
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
木兰船上动江水,不觉鸳鸯带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