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将谓石湖是,谁识山腰始是真。
必有小方能有大,不全主则定全宾。
一清见底白沙叠,半壁为匡翠藓皴。
大士如如满月相,色空阅尽往来人。
山前将谓石湖是,谁识山腰始是真。
必有小方能有大,不全主则定全宾。
一清见底白沙叠,半壁为匡翠藓皴。
大士如如满月相,色空阅尽往来人。
这首诗以石湖为引子,描绘了自然景观的深邃与哲理的深刻。首句“山前将谓石湖是,谁识山腰始是真”运用对比手法,暗示了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深层的真实。接下来的“必有小方能有大,不全主则定全宾”,通过“小”与“大”的关系,以及“主”与“宾”的对比,表达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思想,强调了全面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一清见底白沙叠,半壁为匡翠藓皴”两句,生动描绘了石湖周边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通过“白沙”与“翠藓”的对比,展现了色彩的丰富与层次的分明。最后,“大士如如满月相,色空阅尽往来人”以“大士”象征高远的精神境界,以“满月相”比喻其圆满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追求和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禅宗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平衡与超然境界的追求。
官冷君行勿鄙夷,儒风未有盛斯时。
进青衿子陈新义,为紫阳公广旧规。
然否听人来议政,尊严无士敢嘲师。
齑盐堪饱芹堪采,况值文翁适拥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