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
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
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
早归了却兰台史,莫久吟诗快阁中。
君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
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
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
早归了却兰台史,莫久吟诗快阁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实之倅庐陵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雅而不失深远的情怀。
"君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节的景象,春天的江边风光旺盛,鲜花如织,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丽场面。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
这里的意思是说守护着自己的分际,顺应自然之道,不必过多地追求世间繁华。而“吏白文书”则可能指代官员处理公文,表面上看似忙碌,但实际上却是对职责的淡漠和回避。
"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
这两句中的“黄本何堪处秦观”可能指的是诗人手持黄纸文书,在秦楼观中徘徊。"白麻近已拜申公"则是说亲自携带着白色的麻布,去拜访申公。这两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早归了却兰台史,莫久吟诗快阁中。"
这最后两句是劝告友人要早些回归,结束游历,以免耽误了记录历史的工作。而“莫久吟诗快阁中”则是在提醒朋友不要在高楼上长时间地吟诵诗篇,要珍惜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间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然超脱而又不失亲切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记苏台、旧时风景,西楼灯火如画。
严城月色依然好,无复绮罗游冶。欢意谢。
向客里相逢,还又思陶写。金尊翠斝。
把锦字新声,红牙小拍,分付倦司马。
繁华梦,唤起燕娇莺奼。肯教孤负元夜。
楚芳玉润吴兰媚,一曲夕阳西下。沉醉罢。
君试问、人生谁是无情者。先生归也。
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